沙参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也称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苦心。
【集解】
(时珍说)处处山川平原都有。二月后出苗,叶如初生小葵叶,而团扁不光滑。八九月抽茎,#guoxue666-com;一二尺。茎上之叶,尖长如枸杞叶,小有细齿。秋月叶间开小紫花,长二三#-666dd;,状如铃铎,五出,白蕊,有的花变白。结实,大如冬青实,中有细子。霜后苗枯。生沙地者根长尺余,大一虎口,生黄土地者短而小。根茎皆有白汁。八九月采者,白而实;春月采者,微黄而虚。
根(气味)苦,微寒,无毒。
沙参
根(主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主治〗
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久#-666hh;利#-666aa;。主头眩痛,益气,长肌肉。去皮肌浮风,疝气下坠,治常欲眠,养肝气,宣五脏风气。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并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清肺火主咳肺痿。
〖发明〗
(时珍说)#-666aa;参甘、温,其体重实,专补脾胃元气,因而益肺、肾,适宜内伤元气者。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补肺气,因而益脾、肾,故适宜金能受火克者。一个补阳而生阴,一个补阳而制阳,不可不区#-666dd;。
下一篇:荠苨(qí n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