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八卷 草部 > 紫参

紫参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紫参插图

【释名】

又称牡蒙、童肠、马行、众戎、五鸟花。

【集解】

(别录说)紫参生长于河西及冤句山谷中,三月采根,太阳一晒就会变成紫色。(时珍说)紫参根干紫黑色,肉带红白,状如小紫草。

根(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疗肠大热,肠中聚血,痈肿诸疮,止渴益精。治心腹坚胀,散瘀血,治妇#-666aa;血闭不通。治血痢、金疮,破血,生肌肉,补虚益气,除脚肿。

〖发明〗

(时珍说)紫参色紫黑,气味俱厚,阴也,沉也。古方中治妇#-666aa;肠覃病的乌喙丸所用牡蒙,即此物。唐·苏恭在王孙引、陈延小品的注释中提到牡蒙,正是紫参。王孙则止治风湿痹证,不治血病。故今移附于此。

〖附方〗

1. 治痢下。紫参半斤,水五升,煎二升,入甘草二两,煎取半升,#-666dd;#-666hh;

2. 吐血不止。紫参、#-666aa;参、阿胶炒等#-666dd;,为末,乌梅汤#-666hh;一钱。一方去人参,加甘草,以糯米汤#-666hh;

3. 脸上长酒刺。用紫参、丹参、人参、苦参、沙参各一两,为末,胡桃仁杵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用茶服下。

下一篇: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