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八卷 草部 > 苦参

苦参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苦参插图

【释名】

也称苦骨、地槐、水槐、菟槐、骄槐、野槐、白茎,又名芩茎、禄白、陵郎、虎麻。

【集解】

(别录说)苦参生长在南山山谷及田野里,三月、八月、十月采根暴干。(时珍说)七八月结角如萝卜子,角内有子二三粒,如小豆而坚。

〖修治〗

(斅说)采苦参的根部,用糯米浓泔汁浸一宿,其腥秽气并浮在水面上,须重重淘过,即蒸,从巳至申,取晒切用。

根(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养肝胆气,安五脏,平胃气,令#-666aa;嗜食轻身,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痢,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渍酒饮,治疥杀虫。治恶虫、胫酸。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杀疳虫。炒存性,米饮#-666hh;,治肠风泻血并热痢。

〖发明〗

(元素说)苦参苦气沉纯阴,为足少阴肾经君药。治本经须用,能逐湿。(震亨说)苦参补阴气,若得之而致腰重,则是因其气降而不升,并非是伤肾之故。(时珍说)子午乃少阴君火对化,故苦参、黄檗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唯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guoxue666-com;#-666aa;,不可用。《素问》载,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此乃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则成为夭亡之由。王冰说,味入肝为温,入心为热,入肺为清,入肾为寒,入脾为至阴而兼四气,皆为增其味而益其气,各从本脏之气。故久#-666hh;黄连、苦参而反热者,即属此类。气增不已,则脏气有偏胜,偏胜则脏有偏绝,故有暴夭。张从正也说,凡药皆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666hh;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

实(主治)久服轻身不老,明目。

苦参插图

根(主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养肝胆气,安五脏,平胃气,令#-666aa;嗜食轻身,定志益精。

〖附方〗

1. 热病发狂。用苦参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也可用苦参末二钱,水煎服。

2. 伤寒结#-666ee;,伤寒流行时,感病四五日,#-666ee;满痛,大发烧。苦参一两,加醋三升,煮成一升二#-666ff;,服后能吐即愈。

3. 谷疸食劳,头旋,心#-666nn;不安发黄。苦参二两、龙胆一#-666ff;#-666cc;研末,加牛胆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生大麦煎汁送下。日服三次。

4. 毒热足肿。用苦参煮酒多擦。

5. 梦遗食减。用苦参三两、白术五两、牡蛎粉四两,#-666cc;研末;另取雄猪肚一个,洗净,在砂罐中煮烂,和药捣匀,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每天服三次。久服能使身体转健,食量增加,不再梦遗。

6. 饮食中毒。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成八#-666ff;#-666dd;两次服,取吐即愈。

7. 血痢不止。用苦参炒焦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8. 大肠脱肛。用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666dd;,煎汤洗患处,并以木贼末敷上。

9. 齿缝出血。用苦参一两、枯矾一钱,#-666cc;研末。一天擦齿三次,效果明显。

10. 鼻疮脓臭。用苦参、枯矾各一两,生地黄汁三合,加水煎浓,随时滴疮上。

11. 遍身风疹,痛不可忍,涎痰多,夜难睡。用苦参末一两,另用皂角二两,在水一升中揉滤取汁,瓦器内熬成膏,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温水送下。

12. 大风癞疾即麻风。用苦参五两,切片,浸在酒三斗中,过一个月后,每取酒饮一合。一天三次。宜常服不断。又一方:苦参末二两,缝在猪肚子中煮熟,把药去掉。病人先饿一天,第二天早晨,饮清水一碗后,即取食猪肚,如吐出,须再吃。过一二时后,以肉汤调“无忧散”五六钱服下。有恶物排出时,即为见效。再服皂角一斤去皮,去子,煮汁,汁中调入苦参末,另加何首乌末二两、防风末一两半、当归末一两、芍药末五钱、人参末三钱,一起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酒或茶送下。日服三次。同时,还用麻黄、苦参、荆芥煎水洗癞。又一方:治大风癞及热毒、风疮、疥癣等,用苦参去皮,晒干一斤、枳壳麸炒六两,共研末,加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日服三次白天两次,夜间一次。肾脏风毒,心肺积热,皮肤疥癞,痛痒时出黄水。用苦参三十一两、荆芥穗十六两,共研末,滴水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13. 上下诸瘘或在颈部,或在下部。用苦参五升,在苦酒一斗中浸泡三四天后服下。

14. 瘰疬结核。用苦参末四两,加牛膝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热开水送下。

15. 汤火伤灼。用油调苦参末敷伤处。

16. 赤白带下。用苦参二两、牡蛎粉一两五钱,共研末;另以雄猪肚一个,在水三碗中煮烂后,再捣成泥,和药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送下。

下一篇:白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