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九卷 谷部 > 粟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粟插图

【释名】

也称籼粟。

【集解】

(时珍说)粟就是粱。谷穗大并且毛长颗粒大的就是#guoxue666-com;粱;谷穗小并且毛短颗粒小的就是粟。粟的成熟#-666dd;早、晚,大多早熟的粟皮薄米多,晚熟的粟皮厚米少。粟米(气味)咸,微寒,无毒。

〖主治〗

养肾气,除脾胃中热,益气。陈粟米,苦,寒。主治胃热消渴,利小便,止痢,抑制丹石毒。加水煮#-666hh;用,能治热腹痛和鼻出血。制成粉末,用水过滤成汁,能解多种毒,能治霍乱以及转筋入腹,又能镇静安#-666nn;。能解小麦毒,发热、反胃和热痢。用它煮成粥食用,对丹田有好处,可以补虚损,开肠胃。

〖附方〗

1. 胃热消渴。以陈粟米煮饭,干后食用,效果很好。

2. 反胃吐食,脾胃气弱,消化不良,汤饮不下。用粟米半升磨成粉,加水调成梧子大的丸七枚煮熟,放点盐,空腹和汁吞下。

3. 鼻衄不止。粟米粉同水煮#-666hh;用。

4. 小儿丹毒。嚼粟米敷患处。

5. 汤火灼伤。将粟米炒焦加水,澄清后取汁,煎稠如糖。频敷患处,能止痛,消瘢痕。

6. 异物进目。用生粟米七粒,嚼烂取汁,洗后即出。粟糖(主治)痔漏脱肛,配#-666ff;各种药熏患处。粟奴 粟苗抽穗时长出黑煤色的就是粟奴。

〖主治〗

利小肠、除烦闷。

下一篇: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