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九卷 谷部 > 稗(bài)

稗(bài)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稗(bài)插图

【释名】

稗为卑贱者,故从卑。

【集解】

(时珍说)稗子到处野生,同秧苗极为相似。它的茎叶和穗的颗粒都像黍稷。一斗稗子能获得稗子米三升。所以有:“五谷没有成熟时,还不如秭稗”的说法。秭稗的苗像稗而它的穗像粟,有紫色的毛,就是乌禾。稗有水稗、旱稗两种。水稗生在田中,颜色呈深绿色,根下的叶带紫色,梢头生出扁穗,结的果实像黍粒,呈茶褐色,味道稍苦,温。稗子米用来煮粥,做饭,磨成面食用都可以。

稗米(气味)辛、甘、苦,微寒,无毒。

稗(bài)插图

图中最左为稗子

〖主治〗

做成饭食,益气宜脾,所以曹植称它为“芳菰精稗”。根、苗(主治)跌打损伤,出血不止。方法是将它们捣碎或研成末敷在患处,立即可以止血。

下一篇:秫(sh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