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九卷 谷部 > 绿豆

绿豆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绿以色名。

【集解】

(时珍说)到处都可栽种,三、四月间下种,其苗#guoxue666-com;一尺左右,其叶小而且有细毛,到秋天开小花,其豆荚像赤豆荚。颗粒粗大、颜色鲜艳的,称为官绿;皮较薄而粉质含量较多,颗粒细小,颜色深的,称为油绿;早苗的称为摘绿,可以多次采摘;晚苗称为拔绿,只能摘一次。在北方用处很广,可用来做豆粥、豆饭、豆酒、烤食、炒食或磨成面,澄清过滤后取其淀粉,可以用来做糕,它皮质酥软,是食物中的好东西。用水浸使它发芽,豆芽又是蔬菜中最清洁的美味。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煮来吃,可消肿通气,清热解毒。医治丹毒,烦热风疹,药石发动,热气奔豚。补肠胃。可做枕头,使眼睛清亮。可治伤风头痛,消除呕吐。经常吃,补益元气,和调五脏,安#-666nn;,通行十二经脉,除去皮屑,滋润皮肤,煮汁,止消渴。解一切药草、金石之毒。治痘毒,利肿胀。

〖发明〗

(时珍说)绿豆肉平、皮寒,能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毒,适宜连同豆皮生研后和水#-666hh;下。曾经有#-666aa;喝附子酒太多,头肿得如斗一般大,嘴唇干裂流血。急忙用绿豆、黑豆各数碗嚼来吃下,同时熬成汤喝下,才解了酒毒。

绿豆粉(气味)甘,凉,平,无毒。

〖主治〗

清热,补益元气,解酒食等毒。治发于背上的痈疽疮肿,烫伤烧伤、痘疮不结痂,用干豆粉扑在上面,效果显著。治霍乱抽筋,解蘑菇毒、砒毒。

豆皮(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清热解毒,能退眼睛内的白翳。豆荚(主治)疗长期血痢,经久不愈的,用绿豆荚蒸来吃,效果很好。

豆芽(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解酒毒和热毒,利三焦。

叶(主治)呕吐下泄,用绿豆叶绞出汁和少许醋,温热时#-666hh;

〖附方〗

1. 小儿丹肿。用绿豆五钱、大黄二钱,#-666cc;研末,加生薄荷汁和蜜,调匀敷涂。

2. 赤痢不止。用大麻子加水研末滤汁,煮绿豆吃,极效。

3. 痘后痈毒。用绿豆、赤小豆、黑大豆,等#-666dd;为末,醋调匀时扫涂患处。

4. 全身水肿。用绿豆二#-666ff;半、大附子一只去皮脐,切作两片,加水三碗,煮熟,临卧时空心食豆。次日将原附子两片又各切为二,另以绿豆二#-666ff;半如前煮食。第三日照第一日,第四日照第二日食豆。水从小便下,肿自消。未消可多吃几次,忌食生冷、毒物、盐、酒。

5. 霍乱吐利。用绿豆粉、白糖各二两,新汲水调#-666hh;即愈。

6. 暑天痱疮。用绿豆粉二两、滑石一两,调匀扑患处。药中亦可加蛤粉二两。

下一篇:白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