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十卷 菜部 > 鸡肠草

鸡肠草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鸡肠草插图

【释名】

又叫鸡肠菜。

【集解】

(时珍说)鸡肠菜生在低洼潮湿的地方。三月长苗,叶似鹅肠但颜色比鹅肠深。其茎带紫色,中间不空,没有缕。四月间长出小茎,开五瓣紫色的小花。结出小果实,果实中有细子。它的苗当作蔬菜,不如鹅肠味美。生嚼时有黏滑感,可用来捕捉飞虫。

〖气味〗

微辛、苦,平,无毒。

〖主治〗

毒肿、尿频。治昆虫引起的疮病。五月五日将其晒干研末加入盐调和混匀,可治瘙痒;也可捣碎贴于患处,一日五六次。做菜吃,对#-666aa;有益。还可烧成灰敷疮。也可取它的汁液加蜂糖调和#-666hh;用,治小儿红、白痢疾,效果很好。研成末或者烧成灰,擦在牙齿上,具有洁齿,去牙垢的#-666ii;效。

〖附方〗

1. 小便频数。用鸡肠草一斤,在豆豉汁中煮过,和米煮粥。

2. 小儿下痢。用鸡肠草捣汁一#-666ff;,调蜜#-666hh;,效果显著。

3. 风热牙痛。用鸡肠草、旱莲草、细辛,等#-666dd;为末。每天擦三次。

4. 头疮。用鸡肠草烧灰,和盐涂搽。

下一篇:苜蓿(mù 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