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十一卷 果部 > 杏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杏插图

【释名】

也称甜梅。

【集解】

(颂说)现在处处都有。杏有很多种:黄而圆的叫金杏,相传金杏种最早出自济南郡的#-666dd;流山,当地的#-666aa;称它汉帝杏,说是汉武帝上苑的品种。现靠近汴、洛的地方都种它,也成熟得最早。扁而青黄的叫木杏,味不如金杏酸。(时珍说)各种杏,叶都是圆而尖的,二月开红花,也有叶多而不结果的叫千叶杏。甜而沙的叫沙杏,色黄而带酸味的叫梅杏,青而带黄的叫柰杏。其中金杏大如梨,黄如橘。《西京杂记》载:蓬莱的杏开花,有五种颜色,确为异种。北方的肉杏非常好,红色,大而扁,有金刚拳之称。凡是杏熟时,都可以榨出浓汁,涂在盘中晒干,再刮下来和水调着麦面一起吃,是五果类中最常用的调料。

实(气味)酸,热,有小毒。生吃太多则伤筋骨。(颂说)在杏类中像梅的味酸,像桃的味甜。(扁鹊说)多吃动旧疾,使#-666aa;眼盲、须眉脱落。(源说)多吃则生痰热,精#-666nn;昏乏。产妇尤其要忌食。

〖主治〗

晒干后当果脯吃,止渴,去冷热毒。它是心的果,有心病的#-666aa;宜食用。

杏仁(气味)甘、苦,性温、冷利,有小毒。

〖主治〗

咳逆上气如同雷鸣,咽喉肿痛,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如奔豚。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往来,时季性头痛,消心下胀痛,杀狗毒,解锡毒。治上腹闷胀不通,发汗,主温病脚气,咳嗽上气喘促。加天门冬煎,润心肺。和酪做汤,润声音。可除肺热,治上焦风燥,利#-666ee;膈气逆,治便秘。杀虫,治各种疮疥,消肿,去头脸各种风气引起的水泡样儿的小疙瘩。

〖发明〗

(时珍说)面粉、豆粉碰到杏仁会烂。曾有一个官兵因吃面粉而积食,医师用积气丸、杏仁各等#-666dd;做成丸,用开水送下,数次即愈。《野人闲话》中记载,翰林学士辛士逊在青城山道院中,数次梦见皇姑对他说,可#-666hh;杏仁,使你聪明,老而健壮,心力不倦。便问#-666hh;杏仁的方法:用杏仁一味,每天盥漱完毕,放七枚在口中,良久脱去皮,细嚼后和津液咽下。天天如此,一年后必定精#-666nn;抖擞,身体轻健。核内有两个杏仁的有毒。

花(主治)主补不足,女子伤中,关节红肿热痛及肢体酸痛。

杏插图

杏仁(主治)咳逆上气如同雷鸣,咽喉肿痛,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如奔豚。惊痫,心下烦热。

叶(主治)急性肿胀,全身浮肿,煮成浓汤热浸,也可口#-666hh;少许。

枝(主治)治摔伤,取一把加一升水,煮至水减半,加酒三#-666ff;和匀,#-666dd;次口服,大效。

根(主治)治因吃杏仁太多导致的迷乱将死,则将根切碎煎汤服,即解。

〖附方〗

1. 咳嗽寒热。用杏仁半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水送下。

2. 上气喘急。用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尖,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汤或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

3. 喘促浮肿,小便淋沥。用杏仁一两,去皮尖,熬后磨细,和米煮粥,空心服二#-666ff;

4. 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再涂。反复七八次可愈。

5. 偏风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复始。食后饮竹沥,直至病愈。

6. 喉痹痰嗽。用杏仁去皮、熬黄,取三分,加桂末一分,调成泥裹含咽汁。

7. 喉热生疮。治方同上。

8. 肺病咯血。杏仁四十个用黄蜡炒黄,研青黛一钱加入,捣烂,包在切开的柿饼中,外裹湿纸,煨熟服用。

9. 血崩。用甜杏仁上的黄皮,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空心热酒送服。

10. 痔疮下血。用杏仁(去皮尖及双仁者)加水三升,研磨,滤汁,煎至五成,同米煮粥吃。

11. 耳出脓汁。把炒黑的杏仁捣成膏,裹棉中塞耳内。一天换药三、四次。

12. 鼻中生疮。杏仁研末,调乳汁敷涂。

13. 虫牙。用杏仁烧存性,研烂纳虫孔中,杀虫祛风,痛止。重者两次可见效。

14. 目生弩肉,或痒或痛,渐掩瞳仁。用杏仁(去皮)二钱半、腻粉半钱,研匀,以棉裹箸头蘸药点弩肉上。又方:用生杏仁七枚,去皮细嚼,吐于掌中,乘热以棉裹箸头蘸药点弩肉上,四五次可见效。又方:用杏仁研膏,人乳化开,一天点三次。

15. 小儿脐烂成风。用杏仁去皮研烂,敷脐。

16. 停食不化,气胀满。用红杏仁三百粒、巴豆二十粒,同炒变色,去豆不用,研杏为末,橘皮汤调下。

17. 白癜风。用杏仁连皮尖,每日晨嚼几粒擦患处令发赤,睡前再如法擦一次。

18. 诸疮肿痛。用杏仁去皮,研烂,取膏,加轻粉、麻油调后擦,有奇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