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时珍说)栗,像花实下垂之状。梵书称为笃迦。
【集解】
(颂说)栗处处都有,而兖州、宣州最多。栗树#guoxue666-com;二三丈,叶子和栎树叶子很像。四月开青黄色的花,长条似胡桃花。栗果有房猬,大的如拳头,房中有三四个子,小的如桃李,房中只有一二个子。栗熟后房会裂开,子即掉出来。(时珍说)它只能播种而植,不能移栽。《事类#-666ff;璧》载:栗树高二三丈,苞上多刺如猬毛,每枝至少有四五个,苞的颜色有青、黄、红三种。苞中的子或单或双、或三或四。子生时壳黄,熟时壳变紫,壳内有膜裹住,到九月降霜时方熟。只有自己掉出来的子才能久藏,否则容易腐坏。栗的花呈条状,像筷子头那么大,长约四五寸,可做灯芯。栗中大的叫做板栗,中心子扁的叫栗楔,稍小的叫山栗,山栗中圆而顶部尖的叫锥栗。像橡子那样又圆又小的则是莘栗,小如指头的叫茅栗。栗最好是晒干以后收藏。如果收藏新鲜的,最好同润沙和在一起,这样即使到了夏初时节仍像新鲜的。刘恂《岭表录》载:广中不产栗。只有勤州的山中有石栗,一年才熟,圆如弹子,皮厚而味似胡桃。实(气味)咸,温,无毒。(诜说)吴栗虽大但味差,不如北栗。栗只要是晒干后吃,都能下气补益,不然仍有木气而失去补益。用火煨去汗,可除木气味,生吃则发气。蒸炒熟食也会胀气。(恭说)用栗制成的粉喂养小儿,会导致小儿不长牙齿。(宗奭说)小儿不宜多吃,生的不容易消化,熟的吃了则胀气,膈食生虫,往往致病。
〖主治〗
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666aa;耐饥。生吃可治腰脚不遂。治筋骨断碎,肿痛瘀血,生嚼后涂上,立即见效。
栗
花(主治)治颈淋巴结结核。
实(主治)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666aa;耐饥。治腰脚不遂。治筋骨断碎,肿痛瘀血。
栗壳(主治)煮汤喝,治反胃消渴,止泻血。
毛球(主治)煮汤,洗火丹毒肿。
娑罗子(主治)长期食用止风挛。
栗楔【释名】
一个苞有三颗栗子,其中扁的一颗叫做栗楔。
〖主治〗
主筋骨风痛,对活血尤其有效。每天生吃七颗,破#-666ee;胁和腹中结块。生嚼还能拔恶刺,出箭头,敷颈淋巴结结核肿痛。
〖发明〗
(思邈说)栗是益肾的果,肾病患者宜吃。(弘景说)相传有#-666aa;感到腰脚无力,便到栗树下吃了个够,如此数日,便能行走了。这是补肾的结果,应生吃。如果当食物吃,宜先将其蒸晒。(宗奭说)栗有补肾的#-666ii;能,因为它味咸,又能滞气。(时珍说)栗在五果中属水。水灾之年,则栗不熟,是物类相应的原因。有#-666aa;内寒,腹泻如注,让其吃煨过的栗二三十枚后,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由此即可证明。《经验方》治肾虚腰脚无力,用袋装生栗悬挂起来晾干,每天吃十多颗,再配以猪肾粥相助。久食必强健。风干的栗比晒干的好,火煨油炒的比煮蒸的好。但仍须细嚼,连津液吞咽才有益。如快速吃饱则会伤脾。苏子由诗:“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666hh;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这就是吃栗的要诀。《史记》载,秦国闹饥荒时,应侯请求发五苑的枣、栗。所以说栗厚肠胃、补肾气、令#-666aa;耐饥,这是有史实根据的。
栗荴(释名)栗内的薄皮。
〖气味〗
甘,平、涩,无毒。
〖主治〗
捣散和蜜涂脸,可去皱纹,使人皮肤光滑。
栗壳(释名)栗的黑壳。
〖主治〗
煮汤喝,治反胃消渴,止泻血。
毛球(释名)栗外面的刺苞。(主治)煮汤,洗火丹毒肿。
花(主治)治颈淋巴结结核。
树皮(主治)剥带刺的皮煎水洗,治丹毒五色无常。
根(主治)用酒煎#-666hh;,治偏肾气。
〖附方〗
1. 小儿疳疮。嚼生栗子敷上。芦刺入肉,方法相同。
2. 小儿口疮。煮熟的大栗每天吃,效果很好。
3. 鼻血不止。宣州大栗七颗刺破,连皮烧存性,出火毒,加少许麝香研匀。每次#-666hh;二钱,温水送服。或者用栗子壳炭研末,做粥吃。
4. 骨鲠在咽。将栗子内的薄皮烧存性,研末,吹入咽喉中,骨鲠即下。
5. 老人肾虚腰痛。栗子同公狗的肾、葱、盐煮食,一月即愈。
6. 跌打斗殴伤。生嚼栗子涂擦,效果佳。
7. 膈气。用煅烧过的栗子黑壳与等#-666dd;的舂米槌上的糠,制成梧桐子如大小的蜜丸。每次空腹服三十丸。
8. 眼红疼痛。火气上升,眼球有血丝,用七个栗子同黑鱼煮成羹吃。
9. 颈淋巴结结核。采栗花同贝母一起制成末,每日用酒送服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