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十一卷 果部 > 枣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枣插图

【释名】

(时珍说)大为枣,小为棘。棘就是酸枣。

【集解】

(颂说)华北地区都产枣,但青州出产的尤佳。晋州、绛州的枣虽大,但不及青州的肉厚,江南出产的枣坚燥少脂,在园圃中移栽,种类繁多。上好的有水菱枣、御枣之类,南方#-666aa;将枣煮后晒干,使其皮薄而皱,则比其他枣更甜,称为天蒸枣。(时珍说)密云所出的枣,很小,但脆润核细,味道亦十#-666dd;甜美,都可作为果食。干枣做法:先清扫地面,铺上菰箔之类接住枣。经过日晒夜露后,把烂的扔掉,晒干后即成。切了再晒干的叫枣脯。煮熟后榨出的汁叫枣膏。蒸熟的叫胶枣,加糖和蜜拌蒸则更甜,加麻油叶同蒸则色更润。胶枣捣烂后晒干则成了枣油。具体做法是:选红软的干枣放入锅中,加水至刚好淹平,煮沸后捞出,在砂盆中研细,用棉布包住绞取汁,涂在盘上晒干,其形如油,刮成末后收取。每次用一匙放入汤碗中即成美浆。酸甜味足,用来和米粉,有解饥渴、益脾胃的#-666ii;效。

枣插图

枣插图

大枣(主治)主心腹邪气,安中,平胃气,养脾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体虚弱等。

生枣(气味)甘、辛,热,无毒。多食则令#-666aa;寒热,腹胀滑肠。瘦#-666aa;尤其不能吃。

大枣(释名)即晒干的大枣。

〖气味〗

甘,平,无毒。(大明说)有齿病、疳病、蛔虫的人不宜吃,腹中胀满的人不宜吃,小儿不宜多吃。忌与葱同食,否则令人五脏不和。与鱼同食,则令人腰腹痛。(时珍说)现在的人蒸枣多数用糖或蜜拌过,长期吃会损脾、助湿热。另外,枣吃多了还会令人齿黄生虫。

〖主治〗

主心腹邪气,安中,平胃气,养脾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体虚弱,大惊,四肢重,和百药。长期#-666hh;食能轻身延年。补中益气,除烦闷,疗心下悬,除肠澼肠胃癖气。和光粉烧,可治疳痢。和阴阳,调荣卫。

三年核仁(主治)主腹痛邪气,恶气猝疰忤。核,烧研,擦胫疮效果甚佳。

叶(气味)甘,温,微毒。

〖主治〗

覆盖麻黄,能令发汗。和葛粉,擦痱子疮,效果佳。

木心(气味)甘、涩,温,有小毒。

〖主治〗

治因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锉取木心一斛,加水淹过三寸,煮至二斗水时澄清,再煎至五升。每日晨#-666hh;#-666ff;,呕吐即愈。另外,煎红水#-666hh;还能通经脉。

根(主治)煎水洗浴,治小儿赤丹从脚背发起。

皮(主治)枣树皮与等量北向的老桑树皮烧研。每次用一#-666ff;,以井水煎后,洗目。每月三次,眼昏的人会复明。但须忌荤、酒、房事。

〖附方〗

1. 调和胃气。用干枣去核,缓火烤燥,研末,加少量生姜末,开水送服。

2. 反胃吐食。用一枚去核的大枣和一个去头翅的斑蝥一起煨熟,去斑蝥,空腹开水送服。

3. 伤寒病后,口干咽痛、喜唾。用大枣二十枚、乌梅十枚,捣烂,加蜜做成丸,口含咽汁,效果佳。

4. 妇女悲伤欲哭,精#-666nn;不正常。用大枣十枚、小麦一升、甘草二两,#-666ff;并后每取一两煎服。此方叫做“大枣汤”。

5. 大便燥塞。用大枣一枚去核,加轻粉半钱入枣中,煨熟,枣汤送服。

6. 烦闷不眠。大枣十四枚、葱白七根,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7. 上气咳嗽。用枣二十枚,去核,以酥四两,微火煎,倒入枣肉中渍尽酥,取枣收存。常含一枚,微微咽汁。

8. 肺疽吐血。用红枣(连核烧存性)、煅过的百药煎,等#-666dd;研末。每服二钱,米汤送服。

9. 耳聋鼻塞。取大枣去皮核十五枚、去皮蓖麻子三百枚一起捣碎,棉裹塞耳、鼻,一天一次,经一个多月即可闻声音和辨香臭。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

10. 诸疮久溃。用枣膏三升煎水频洗。

下一篇:苦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