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亦称快果、果宗、玉乳、蜜父。
梨
花(主治)去面黑粉滓。
实(主治)治热咳,止渴。治咳热,中风不语,伤寒发热,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
【集解】
(颂说)处处都有,但种类差别很大。宣城出产的叫乳梨,皮厚而肉实,味道十#-666dd;好。一种叫鹅梨的,南北各地皆有,皮薄而浆多,味稍次却很香。其余的有水梨、消梨、紫糜梨、甘棠梨、赤梨、青梨、茅梨、御儿梨等,确实很多。有一种叫桑梨的,只能同蜜煮来吃,止口干,生吃不益,且冷中。还有紫花梨,可疗心热。唐武宗患了此病,百医不见好。青城山的邢道#-666aa;便献上紫花梨,绞汁#-666hh;后,武宗的病即愈。但年久木枯,不再有此种,现在的#-666aa;已经品尝不到了。(时珍说)梨树#guoxue666-com;二三丈,叶尖而光腻,且有细齿,二月开六瓣白花。每颗梨核有十余籽,种下后只有一两个籽会发芽长成梨树,其余的都长成棠梨。梨的品种很多,只有棠梨和桑树嫁接过的梨树结果既早又佳。梨有青、黄、红、紫四种颜色。乳梨即雪梨,鹅梨即绵梨,消梨即香水梨,都是果中之上品,可以治病。其他如青皮、早谷、半斤、沙糜等梨都粗涩不堪,只可蒸煮或切后烘制成脯。有种醋梨,经水煮熟后则味道甜美而且食后不伤#-666aa;。前人说的好梨大都产在北方,南方只有宣城的最好。魏文帝的诏书中说:真定御梨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可以解烦释燥。《物类相感志》载:梨与萝卜相间收藏,或削梨蒂插在萝卜上,就可以一年不烂。现在北方人每年在树上将梨包裹起来,过冬后摘,也妙。
实(气味)甘、微酸,寒,无毒。多食令人寒中萎困。金疮、妇孺、血虚者,不可食。
〖主治〗
治热咳,止渴。切成片贴烫伤,可止痛不烂。治咳热,中风不语,伤寒发热,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除贼风,止心烦热狂气喘。做成浆可吐风痰。急性伤风失音,则可用生梨捣成汁频#-666hh;。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发明〗
(慎微说)孙光宪《北梦琐言》载,有一朝士找奉御梁新看病,梁新诊断后说:“风疾已深,请速归去。”这位朝士又去找马医赵鄂看,诊断与梁新相同,只是叫他多吃些消梨,咀嚼但不咽,也可绞成汁喝。朝士回到家里十天,只吃消梨,顿觉身爽。(时珍说)《别录》谈梨,只说其害,不说其#-666ii;。古人说到病大多与风寒有关,用药都是桂、附,却不知梨有治风热、解毒、润肺凉心、消痰祛火的#-666ii;用。当今人们的病十有六七是痰病、火病。梨的益处很多,但也不宜吃太多。
花(主治)去面黑粉滓。
叶(主治)捣汁#-666hh;,解菌毒。治小儿疝气。煮汁服,治霍乱吐痢不止。煎服,治风。
〖附方〗
1. 消渴。用梨捣取汁,加蜜水同熬,收瓶中。每次以热水或冷水调服,直至病愈。
2. 咳嗽。用好梨去核,捣汁一碗,放入椒四十粒,煎开后去渣,加黑饧一两,待化匀后,细细含咽。又方:用梨一个,刺五十孔。每孔放椒一粒,裹一层面在灰火内煨熟,冷后去椒食梨。
3. 痰喘气急。将梨挖空,装入小黑豆填满,留盖#-666ff;上捆好,放糠火中煨熟,捣成饼。每日食适量,甚效。
4. 赤目弩肉。取好梨一个,捣汁,以棉裹黄连片一钱浸汁,仰卧点汁入眼即可。
5. 反胃,药物不下。用大雪梨一个,以丁香十五粒刺入。包湿纸几层,煨熟吃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