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十一卷 果部 > 林檎(qín)

林檎(qín)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亦称来禽、文林郎果。(时珍说)此果味甘,能招很多飞禽来林中栖落,所以叫林檎。唐#guoxue666-com;宗时,李谨得到五色林檎后进献给皇帝,皇帝大喜,封李谨为文林郎,因为这个原因,#-666aa;们又把林檎叫做文林郎果。

【集解】

(志说)现在处处都有,树像柰,都是二月开粉红色花,果子也像柰却较圆,六七月成熟。(颂说)也有甜、酸两种:甜的早熟,而且味道脆美;酸的晚熟,必须熟透后才能吃。(时珍说)林檎即小而圆的柰。其中味酸的是楸子。其他还有金林檎、红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都是用其具有的色和味来命名的。还有颜色像紫柰,到冬季才结果。林檎熟后,晒干研末点汤#-666hh;甚美,称作林檎粉。如果林檎树长毛毛虫了,在树下埋蚕蛾或用洗鱼的水浇树即止。

〖气味〗

酸、甘,温,无毒。(志说)经常吃会发热和生疮疖,闭百脉。

〖主治〗

主下气消痰,治霍乱腹痛。患消渴的#-666aa;宜吃。疗水谷痢、泄精、小儿闪癖。东行根(主治)治白虫、蛔虫,消渴好睡。

〖附方〗

1. 水痢不止。用半熟林檎十枚,加水二升,煎成一升,连同林檎一起吃下。

2. 小儿下痢。林檎、构子同捣汁,任意饮#-666hh;

3. 小儿闪癖(头发竖立,发黄,全身瘦弱)。用干林檎脯研末,和醋涂患处。

下一篇:棠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