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亦称柹。
【集解】
(颂说)南北都有,其种类也很多。红柿到处都有,黄柿产于汴、洛等州。朱柿长在华山,像红柿一样圆小、皮薄,味更甜。椑柿青色,可以生吃。各种柿都味美而且有益于#-666aa;。还有一种小柿,俗称牛奶柿。相传柿有七绝:一长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蛀,五霜叶可玩,六嘉宾,七落叶肥滑,可以书写。(时珍说)柿,树#guoxue666-com;叶大,圆而有光泽。四月开黄白色的小花。结的果实为青绿色,八、九月才成熟。生柿收藏后自行变红的,叫烘柿;晒干的叫白柿;用火熏干的叫乌柿;水泡储藏的叫醂柿。柿有核呈扁状,像木鳖子仁而坚硬。柿根很牢固,叫做柿盘。
烘柿【释名】
(时珍说)不是指用火烘,是将青绿的柿放在器具让它中自然变红、变熟,像火烘出来的一样,而且涩味尽去,味甜如蜜。
〖气味〗
甘,寒,涩,无毒。(弘景说)生柿性冷。不能同蟹一起吃,否则会使#-666aa;腹痛泻痢。(时珍说)有一#-666aa;吃了蟹后,又吃了很多红柿,结果整夜大吐,以致吐血,不省#-666aa;事。一位道士讲:只有木香可解。于是用木香磨水灌下,就渐渐醒过来了。
〖主治〗
主通耳鼻气,治肠胃不足,解酒毒,压胃间热,止口干。
白柿、柿霜(修治)(时珍说)白柿,即干柿长霜。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干,放入瓮中,等到生白霜时取出。现在人们叫柿饼,也称柿脯,又叫柿花。它的霜叫做柿霜。
〖气味〗
甘,平,涩,无毒。
〖主治〗
补虚劳不足,消腹中瘀血,涩中厚肠,健脾胃气。能化痰止渴,治吐血,润心肺,治疗慢性肺疾引起的心热咳嗽,润声喉,杀虫,温补。经常吃可还去面斑。治反胃咯血,肛门闭急并便血,痔漏出血。柿霜清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平嗽,治咽喉口舌疮痛。
乌柿(释名)火熏干的柿。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主杀虫,治疗金疮和烧伤感染,可长肉止痛。治狗啮疮,断下痢。#-666hh;药口苦和呕吐的人,吃少许即止。
醂(lǎn)柿(修治)(时珍说),醂即藏柿。除水藏、盐浸的方法外,还有用灰水将熟柿洗三四遍,再将灰水和柿倒入器具中,十天后即可吃。
〖主治〗
主涩下焦,健脾胃,消瘀血。
柿糕(修治)用糯米和干柿做成粉,蒸来吃。
〖主治〗
治小儿秋痢,便血。
柿蒂(主治)煮水#-666hh;,治咳逆哕气。
木皮(主治)便血。晒焙后研成末,吃饭时#-666hh;二钱。烧成灰,和油调敷,治烫火烧伤。
根(主治)治血崩、血痢、便血。
〖附方〗
(烘柿)1. 肠风下血。用干柿烧灰,水送服二钱。
2. 小便血淋。用干柿三枚,烧存性,研为末,陈米汤送服。
3. 热淋涩痛。用干柿、灯心等#-666dd;,水煎,每日饮服。
4. 小儿秋痢。用粳米煮粥,熟时加入干柿末,再煮开两三沸,三次吃下。
5. 反胃吐食。用干柿三枚,连蒂捣烂,酒送服,效果甚好。不能同时服其他药物。
6. 痰嗽带血。用大柿饼饭上蒸熟,劈开,每用一枚掺青黛一钱,临卧时服,薄荷汤送下。
7. 耳聋鼻塞。用干柿三枚,细切,以粳米三#-666ff;、豆豉少许煮粥。每日空腹服下。
(乌柿)杀虫,疗刀伤火伤,生肉止痛。服药口苦及呕逆者,食少许可缓解症状。
(柿蒂)呃逆不止。用柿蒂、丁香各二钱,生姜五片,水煎服。或将两药研为末,开水冲服亦可。此方叫做“济生柿蒂散”。一方:再加人参一钱。一方:再加良姜、甘草等#-666dd;。一方:再加青皮、陈皮。一方:再加半夏、生姜。
(柿木皮)1. 下血。用柿木皮晒、焙,研末,米汤送服二钱。服两次可止。
2. 汤火疮。用柿木皮烧灰,调油敷涂。
三枚,细切,以粳米三#-666ff;、豆豉少许煮粥。每日空腹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