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hú)实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又名槲樕、朴樕、大叶栎等。
【集解】
(颂说)槲,处处山林有之。木#guoxue666-com;丈余,与栎相类。亦有斗,但小不中用耳。不拘时采。其皮、叶入药。(时珍说)槲有二种:一种丛生小者名袍,音孚,见《尔雅》。一种高者名大叶栎。树、叶俱似栗,长大粗厚,冬月凋落。三、四月开花亦如栗,八九月结实似橡子而稍短小,其蒂亦有斗。其实僵涩味恶,荒岁#-666aa;亦食之。其木理粗不及橡木,所谓樗栎之材者指此。
仁(气味)苦,涩,平,无毒。
〖主治〗
蒸煮做粉,涩肠止痢,#-666ii;同橡子。
槲若(修治)(颂说)若即叶之名也。入药须微炙令焦。
〖气味〗
甘、苦,平,无毒。
〖主治〗
疗痔,止血及血痢,止渴。活血,利小便,除面上齄赤。
槲实
〖附方〗
1. 卒然吐血。槲叶为末,每#-666hh;二钱,水一盏,煎七#-666dd;,和渣#-666hh;。
2. 鼻衄不止。槲叶捣汁一小盏,顿#-666hh;即止。
3. 肠风血痔。热多者尤佳。槲叶微炙研末一钱,槐花炒研末一钱,米饮调服。未止再服。
4. 冷淋茎痛。槲叶研末,每服三钱,水一盏,葱白七寸,煎六#-666dd;,去渣,食前温服。
5. 孩子淋疾。槲叶三片,煎汤服一鸡子壳,小便即时下也。
6. 腋下狐臭。槲若三升切,水煮浓汁,洗毕,即以甘苦瓠壳烟熏之。后用辛夷、细辛、杜衡末,醋浸一夜,敷之。
木皮 俗名赤龙皮。
〖气味〗
苦,涩,无毒。
〖主治〗
煎服,除虫及漏,甚效。煎汤,洗恶疮良。能吐瘰疬,涩五脏。止赤白痢,肠风下血。
〖附方〗
1. 赤龙皮汤。治诸败烂疮、乳疮。用槲皮切三升,水一斗,煮五升,春夏冷用,秋冬温用,洗之。洗毕乃敷诸膏。
2. 附骨疽疮。槲皮烧研,米饮每服方寸匕。
3. 下部生疮。槲皮、榉皮煮汁,熬如饴糖,以导下部。
4. 赤白久痢。不拘大#-666aa;、小儿。用新槲皮一斤,去黑皮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渣煎膏,和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