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亦称青果、忠果、谏果。(时珍说)初食味道苦涩,久后方感甘甜。王元之作诗将它比喻为忠言逆耳,因而取名谏果。
【集解】
(志说)生长在岭南。树木#guoxue666-com;,端直可爱。子实状如生诃子,无棱瓣,八九月采摘。还有一种波斯橄榄,生长在邕州,颜色类似岭南橄榄,但核有两瓣,蜜渍后可食。(珣说)《南州异物志》载,闽、广各地及沿海岛屿间都有生长。树高达一丈多,叶似榉柳。二月开花,八月结果,状如长枣,两头尖,青色。核也两头尖而有棱,核内有三个孔,孔中有仁,能吃。(颂说)《岭表录异》载,橄榄树枝皆高耸。果子深秋方熟,南方#-666aa;喜欢生食,味虽苦涩但芳香胜过鸡舌。野橄榄,结果实繁盛而树枝高大峻峭,#-666aa;不能攀摘,欲取果子时,只需刻根下方寸左右,放盐入内,一夜过后果子皆自行落下,而树木毫无损伤。它的枝节间有脂液如桃胶,南方#-666aa;采集后和树皮、叶煎汁熬如黑饴,称为榄糖。可用来补船的缝隙,牢如胶漆,着水后易干。(时珍说)橄榄树高,在果子将熟时,用木钉钉树,再放少许盐入树皮内,果实一旦成熟便自落。橄榄果生食甚佳,用蜜渍、盐藏后可贩运到远方。橄榄树枝如黑胶的,烧烤时气味清烈,称为榄香。
〖气味〗
酸、涩、甘,温,无毒。(震亨说)橄榄味涩而甜,醉酒时宜食。然而性热,多食导致上腹胀闷。(时珍说)橄榄经盐渍后即不苦涩,与栗子同食味更香。《延寿书》载,凡食橄榄必去两头,因其性热。过白露后摘食诸病不生。
橄榄
仁(主治)唇边燥痛,研烂敷患处。
核(主治)治各种鱼骨鲠喉及食鱼过多,消化不良,亦治小儿痘疮后生痣。
〖主治〗
生食、煮饮,都可解酒醉及河豚鱼毒。嚼汁咽下,治鱼骨鲠喉及一切鱼、鳖毒。还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治咽喉痛。
〖发明〗
(志说)人误食河豚鱼肝或子,必中毒致死,只有橄榄及其树木煮汁才能解。用它的树木做桨,鱼碰着后都会浮出。(时珍说)《名医录》载,吴江有一富人,食鳜鱼被鲠。鱼骨在#-666ee;中不上不下,疼痛无比,半月后奄奄一息。忽遇渔人张九,告知取橄榄#-666hh;食,当时没有橄榄,便将橄榄核研末,取急流水调#-666hh;,骨遂下而愈。如今人们煮河豚和团鱼,都放橄榄,因知橄榄能解一切鱼、鳖之毒。仁(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唇边燥痛,研烂敷患处。核(气味)甘、涩,温,无毒。
〖主治〗
磨汁#-666hh;,治各种鱼骨鲠喉及食鱼过多,消化不良,亦治小儿痘疮后生痣,烧后研末敷。
〖附方〗
1. 中河豚毒。取橄榄及木煮水服即可。
2. 唇裂生疮。用橄榄炒研,调猪油涂擦。
3. 牙齿脓血。用橄榄烧研,放麝香少许涂患处。
4. 唇吻燥痛。取橄榄仁研烂敷。
5. 肠风下血。用橄榄核灯上烧存性,研末,每二钱,陈米汤调服。
6. 阴囊肿。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666dd;,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空心茴香汤调服。
7. 耳足冻疮。用橄榄核烧研,调油敷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