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十三卷 虫部 > 蛴螬(qí cáo)

蛴螬(qí cáo)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蛴螬(qí cáo)插图

【释名】

又称地蚕、应条。(时珍说)蛴螬,方言作燎螬,像其蠹物之声。或谓是齐#-666aa;曹氏之子所化,盖谬说也。

【集解】

(别录说)蛴螬生河内平泽及#-666aa;家积粪草中。取无时,反行者良。(弘景说)大者如足大趾,以背滚行,乃快于脚。(时珍说)其状如蚕而大,身短节促,足长有毛。生树根及粪土中者,外黄内黑;生旧茅屋上者,外白内黯。皆湿热之气熏蒸而化,宋齐丘所谓“燥湿相育,不母而生”就是指这个。

〖气味〗

咸,微温,有毒。(别录说)微寒。(之才说)蜚蠊为之使,恶附子。

〖主治〗

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666gg;肤、青翳、白膜。疗吐血在#-666ee;腹不去,破骨踵折血结,金疮内塞,产后中寒,下乳汁。取汁滴目,去翳障。主血止痛。汁主赤白游疹,疹擦破涂之。取汁点喉痹,得下即开。主唇紧口疮,丹疹,破伤风疮,竹木入肉。

蛴螬(qí cáo)插图

蛴螬

〖发明〗

(弘景说)同猪蹄做羹食,甚下乳汁。(时珍说)许学士本事方治筋急养血,地黄丸中用之。取其治血瘀痹之#-666ii;

〖附方〗

1. 小儿脐疮。蛴螬研末敷之。不过数次即愈。

2. 小儿唇紧。蛴螬研末,猪脂和,敷之。

3. 赤白口疮。蛴螬研汁,频擦取效。

4. 丹毒浸#-666gg;。以蛴螬捣烂涂之。

5. 痈疽痔漏。蛴螬研末敷之。

6. 竹木入肉。蛴螬捣涂之,立出。

下一篇:蚱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