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十四卷 鳞部 > 蝮(fù)蛇

蝮(fù)蛇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又称反鼻蛇。

【集解】

(弘景说)黄黑色如土,有白斑,黄颔尖口的,毒最烈。(藏器说)众蛇之中只有它是胎生的,着足断足,着手断手,一会儿全身即开始糜烂。七、八月毒盛时,啮树以泄其毒,树一会儿即死;又吐涎沫在草木上,着#-666aa;成疮身肿,称为蛇漠疮,极不易治。

蝮(fù)蛇插图

蝮蛇

肉(气味)甘,温,有毒。

〖主治〗

酿酒可治癞疾诸瘘,心腹痛,且可下气结。

胆(气味)苦,微寒,有毒。

〖主治〗

治疗各种漏疮,研末涂抹患处。

皮(主治)烧成灰可治疗疔肿、恶疮、骨疽。

蜕(主治)主身痒、疥癣。

骨(主治)主赤痢。烧成灰,饮用三钱。

下一篇:鳞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