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十五卷 介部 > 牡蛎

牡蛎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牡蛎插图

【释名】

又称牡蛤、蛎蛤、古贲。(时珍说)它属于蛤蚌类动物。有胎生和卵生两种。只有雄的没有雌的,绝无仅有,故得此名。之所以叫蛎,是说它粗大。

【集解】

(颂说)如今海边都有,尤以东海、南海为多,都附着在石头上。像房子一样相连,称为蛎房。刚生长时只有拳头大,逐渐向四面生长,直到一两丈长,漫布于岩石之上,形状像山,俗称蠔山。它身体有二房,每个房内有一块肉,大房似马蹄,小房像#-666aa;的手指头。每次涨潮房门都打开,若有小虫进入,则#-666ff;上房门,以此充饥。渔民得到它后,凿开它的小房,并用烈火烧,挑出房中的肉当食品吃,味道鲜美而且益#-666aa;,所以把它当作很珍贵的海味。

肉(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煮食,可治虚损,且能调中,解丹毒及妇#-666aa;血气。拌以姜、醋生吃,可治丹毒,酒后烦热,止渴。炙食还能美容。

壳(气味)咸,平、微寒,无毒。

〖主治〗

治伤寒、寒热、温疟、风疟,消惊恚怒气,除急性或慢性淋巴结核、女子白带含血。长期#-666hh;用能壮筋骨,辟邪,延年益寿。除去留在骨节和荣卫之间的结热、虚热、心中烦满疼痛气结。能止汗止渴,除瘀血,治泄精,充实大小肠,止大小便频繁。还可治咽喉肿痛、咳嗽#-666ee;胁下结块热。做成粉擦身可止大人、小孩盗汗。治阴虚盗汗还可与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能补肾安#-666nn;去烦热,治男子虚劳、小儿惊痫。还可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治疝瘕积块,甲状腺肿大。

〖附方〗

1. 心脾气痛,有痰。将牡蛎煅成粉,酒送#-666hh;二钱。

2. 疟疾寒热。用牡蛎粉、杜仲等#-666dd;研末,加蜜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666hh;五十丸,温水送服。

3. 气虚盗汗。用牡蛎粉、杜仲等#-666dd;研末。每服一匙,酒送服。

4. 产后盗汗。用牡蛎粉、麦麸(炒黄)等#-666dd;。每服一钱,猪肉汤调服。

5. 消渴饮水。用黄泥封固牡蛎,煅赤,研末。每服一钱,活鲫鱼煎汤调服。

6. 百#-666ff;变渴(由伤寒转成百#-666ff;病,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卧不卧,欲行不行,欲食不食,口苦,小便赤,一般服药则有吐泻,变成渴疾,久治不愈)。用牡蛎(熬)二两、栝楼根二两,#-666cc;研末。每服一匙,米汤调服。一天服三次。

7. 病后常流鼻血。用牡蛎十分、石膏五分,#-666cc;研末。每服一匙,酒送服。亦可加蜜做成丸子,一天三次。

8. 小便淋闭(服治血药无效者)。用牡蛎粉、黄檗(炒)等分研末。每服一钱,小茴香汤送服。

9. 小便数多。用牡蛎五两烧灰,加小便三升,煎至二升,分三次服,效果佳。

10. 梦遗便溏。用牡蛎粉,加醋、糊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服三十丸,米汤送服。一天服两次。

11. 阴囊水肿。用牡蛎煅粉二两、干姜(炮)一两,#-666cc;研末,冷水调糊敷上。不久,囊热如火。药干即换,至小便通畅即可。

12. 月经不止。用牡蛎煅过研细。加米醋揉成团,再煅再研,加米醋调艾叶末熬膏,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服四五十丸,醋艾汤送服。

13. 刀伤出血。用牡蛎粉敷涂。

14. 痈肿初起。用牡蛎粉末调水涂擦,药干即换。

15. 男女瘰疬。用牡蛎煅过,研末。取四两,加玄参末三两,和面糊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服三十丸,酒送服。一天服三次,服尽去根。又方:瘰疬不知已破未破,用牡蛎四两,甘草一两研末。每服一钱,饭后茶汤调服,其效极验。

牡蛎插图

牡蛎

牡蛎插图

煅牡蛎(主治)治伤寒寒热、温疟、风疟,消惊恚怒气,除急性或慢性淋巴结核、女子白带含血。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治疝瘕积块,治甲状腺肿大。

下一篇:蚌(b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