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十七卷 兽部 > 羊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羊插图

【释名】

也称羯。

【集解】

(诜说)河西生长的最佳,河东的也不错。如果驱赶到南方,则筋力自然会劳损,就不能补益#-666aa;。现在南方的羊多食野草、毒草,所以江浙的羊少味而易使#-666aa;发病。南方的#-666aa;食用后,却不感到忧虑。只有淮南州郡偶有佳者,可与北方的羊相比。北方的羊到南方一二年后,补益的#-666ii;效降低,更何况土生土长的南方羊。这都是水土的原因。(宗奭说)羊出产在陕西、河东的尤为狠健,毛最长而且很厚,入药最佳。如果用于饮食,则不如北方无角的白大羊。再则,同、华两地之间有一种小羊,供馔食,其味在各种羊之上。(时珍说)生长在江南的叫吴羊,头和身等长,毛短;生于秦晋的叫夏羊,头小身大,毛长。当地人在它两岁时则剪其毛,做成毡物,所以又叫它绵羊;广南英州有一种乳羊,日常吃仙茅,很肥,几乎不存在血肉之#-666dd;,食用它很补。无论在哪出产的羊,都受孕四个月后出生。羊的双目无#-666nn;,其肠薄而回曲,在畜属五行中的火,所以宜于繁殖而且性热。在八卦中居于兑卦,所以其性格外柔内刚,厌恶潮湿而喜干燥,食钩吻则肥,食仙茅则多脂肪,食仙灵脾则#-666gg;,食踯躅则死。这是物性的宜忌。羊的皮很薄,南方的番人用来写字,吴地的人则画彩后用来做灯笼。

肉(气味)苦、甘,大热,无毒。(时珍说)热病、天行病和疟疾后食用,必定会发热致危。孕妇食用了会使子女多热。白羊黑头、黑羊白头、#-666ll;角羊都有毒,食了会生痈。《礼》说,煮羊肉时加杏仁或瓦片则易粑,加胡桃则不臊。中羊毒后,喝甘草汤便可解毒。若用铜器煮羊,食后则会使男子损阳,女子暴下,物性相异就会如此,不可不知。

〖主治〗

主暖中,治乳余疾及头脑大风出汗、虚劳寒冷,补中益气,镇静止惊。止痛,益养产妇。可治风眩引起的头晕和消瘦、男人五劳七伤、小儿惊痫,还可开胃健力。

〖发明〗

(宗奭说)仲景治疗寒疝,#-666hh;食羊肉汤,没有不见效的。一个妇人冬月生产,寒入子宫,腹下疼痛不可按,这就是寒疝。医生要投治当归汤。我说,改下羊肉汤即愈。(李杲说)羊肉是有形之物,能补益有形的肌肉之气,所以说补可以去弱,是人参、羊肉的属性。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凡是味与羊肉相同的,都补血虚,大概是取其阳生则阴长之义。(时珍说)按《开河记》载:隋朝大总管麻叔谋疾风逆,不能坐,隋炀帝命太医巢元方看视,巢说是风入腠理,病在#-666ee;膈之间,需用嫩肥羊蒸熟,掺药食用即愈。大总管如其言,未用完一剂病就痊愈了。自此以后,每次杀羊羔,都取羔肉同杏酪、五味食用,每天几枚。由此可以看出,羊肉补虚的#-666ii;效是可以证明的。

头、蹄(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治风眩瘦疾,小儿惊痫,脑热头晕。安心止惊,缓中、止汗、补胃,可治男子五劳引起的阴虚、潮热、盗汗。热病后宜于食用,患冷病的人不宜多食。还可疗肾虚精竭。

皮(主治)一切风和脚中虚风,补虚劳,则去毛做汤或做肉羹食用。取湿皮卧伏后,可治打伤青肿;干皮烧后#-666hh;用,可治蛊毒导致的下血。

脂(气味)甘,热,无毒。

〖主治〗

生脂:使人长脂肪;可治下痢脱肛,去风毒和产后腹中绞痛。治鬼疰,还可去游风和面上黑斑。熟脂:主贼风痿痹飞尸,辟温气,止劳痢,润肌肤,杀虫治疮癣。加入膏药中,力可透入肌肉经络,除风热毒气。

血(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

治女人血虚中风和产后血闷欲绝,热饮一升马上就会活转。可治产后血攻及下胎衣,还可治突然受惊所致的七窍出血,可解莽草的毒性和胡蔓草毒,还可解一切丹石毒。

〖发明〗

(时珍说)《外台》记载,凡是#-666hh;丹石的人,应忌食羊血十年,若食了,仅一次就会前#-666ii;尽弃。服水银、轻粉、砒霜、硫磺、乳石、钟乳、云母石中毒的患者,饮用一杯即解。另外,服用地黄、何首乌等诸补药的人,也应忌食。《岭表录异》说它能解胡蔓草的毒。羊血解毒的功用如此,确实不可不知。

乳(气味)甘,温,无毒。(主治)补寒冷虚乏。润心肺,治消渴等引起的糖尿病、尿崩症,疗虚劳,益精气,补肺和肾气,调小肠气。同羊脂一起做羹,可补肾虚和男女中风。利大肠,治小儿惊痫。含在口中则可治口疮。治心突然疼痛,可以温热后服食。另外,如果蚰蜒入耳,灌耳即使其化成水。大人干呕、反胃,小儿干哕、舌肿,可时时温饮。可解蜘蛛咬毒。

〖发明〗

刘禹锡《传信方》说,有人被蜘蛛咬,腹大如妊妇,遍身生丝,其家因此将他弃于街市,四处乞食。有个僧人教其啖羊乳,服了几次病就好了。

髓(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主伤中,阴阳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方法是用酒送服。还可祛风热、止毒。经常服食不会损人。和酒服用,可补血。主女子血虚风闷。润肺气,养皮肤,并可去除瘢痕。

心(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可止忧愤引起的膈气。补心。有孔的损人。

肺(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主补肺,止咳嗽。伤中,补不足,去风邪。治渴,止小便频数,方法是与小豆叶一同煮食。通肺气,利小便,行水解毒。

肾(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主补肾气虚弱,益精髓。补肾虚引起的耳聋阴弱,壮阳益胃,止小便频数,治虚损盗汗。和脂一起做羹食,疗劳痢甚效。加蒜、薤食一升,疗腹内积块、胀痛。治肾虚消渴。

肝(气味)苦,寒,无毒。(弘景说)与猪肉、梅子、小豆#-666ff;食,伤人心。(思邈说)与生椒#-666ff;食,伤人五脏,对小儿更甚。与苦笋#-666ff;食会致青肓病。孕妇食了会令子多病厄。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