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时珍说)熊者,雄也。熊字篆文象形。
【集解】
(别录说)生于雍州山谷。(弘景说)今东西各山中皆有。(颂说)形状像大猪,性情轻捷,好攀缘,上#guoxue666-com;木,见#-666aa;就颠倒自投落于地上。冬伏入洞穴,春季才出洞。它的脚叫蹯,乃八珍之一,古#-666aa;很珍视它,但很难煮熟。熊生性厌恶盐巴,食之即死。《搜#-666nn;记》说,熊居树洞中,有东部的土#-666aa;击树,叫它“子路”即出,不呼则不动。(时珍说)熊如大猪而眼睛竖起长,足似人脚而是黑色的。春夏二季膘肥时,皮厚筋驽,常爬树引气,或堕地自取乐,俗称跌膘,即《庄子》所说的熊经鸟申。冬月蛰伏时不吃东西,饥饿则舐自己的脚掌,所以它的美味在掌。《孟子》一书引以为喻。它行走在山中,即使几千里,必有它蜷伏之地,在石崖枯木中,山中人称为熊馆。它生性厌恶脏物及伤残之物,打猎者只要把这些东西放置于洞中,熊则会#-666ff;穴自死。或被棘刺伤,它出洞穴抓伤,伤骨而死。它的胆在春天靠近头,夏天在腹部,秋天则在左脚。熊、罴都属壮毅之物,属阳性,所以《书》中比喻没有二心的臣相,而《诗》书中则认为是男子的吉祥。罴头长脚个高,猛健多力,能拔起树木,遇人则能像人一样直立,所以被称为人熊,还有猪熊,形体如猪。马熊,形体如马,都是罴类。有人说:罴即雄性的熊。它的脂如熊白,而且肌理粗味淡,但#-666ii;效都相同。
脂(释名)即熊白,乃背上的脂肪。色白如雪,味很美,冬天才有,夏天没有。它腹中及身上的脂肪只可煎炼入药,而不能吃。
〖气味〗
甘,微寒,无毒。
〖主治〗
主治风痹不仁,抽筋,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瘦弱,头疡白秃,皮疹。长期#-666hh;用人不饥并能延年益寿,补虚损,杀寄生虫。用酒炼制后#-666hh;用可使长发变黑,并能悦泽人面,治面上扁平疣及疮。
肉(气味)甘,平,无毒。(弘景说)有痼疾的吃了会终身不愈。(鼎说)腹中有积寒者吃了则永远难去寒。十月不宜吃熊肉,会伤#-666nn;。
熊
〖主治〗
治风痹筋骨不仁,补虚羸,杀寄生虫。长期#-666hh;用可强志不饥,轻身延年。
掌(主治)御风寒,益气力。
胆(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可治时气热盛,变成黄疸,暑月久痢,疳,耳鼻疮,恶疮,杀寄生虫。去心中欲涎效果更好。小儿惊痫痉挛、抽风,用竹沥化赤豆后服用。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眼角膜上所生障蔽视线的白膜,杀蛔虫。
脑髓(主治)治耳聋,疗头晕。去秃风屑,生长头发。
血(主治)治小儿因外界惊吓引起的面青、抽搐等症。
骨(主治)做汤,浴洗历节风和小儿惊吓后引起的面青、抽搐,惊痫邪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