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jǐ)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时珍说)《字说》载,山中有虎,其声几几。因此得名。
【集解】
(马志说)生于东南部的山谷中。(颂说)山林处处皆有,而均、房、湘、汉间尤多。属獐类。南方#-666aa;往往吃它的肉,肉坚韧而不及獐味美。其皮能做成靴、袜,胜过任何皮。《山海经》说,女儿山多麂,即此。(时珍说)麂,属獐类却比獐小。它的口两边有长牙,好斗。它的皮为第一,但皮上多牙伤印。声音如击鼓钹。四方都有,深山里颇多。雄性有短角,黧色而豹脚,脚矮而有劲,善跳跃。它出没在草莽之中,只走在一条小路上。皮十#-666dd;细腻,是制作靴、袜的珍品。银麂,白色。施州有一种红麂是红色的。
肉(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治五痔病,火熏熟,用姜、醋送#-666hh;。
皮(主治)制成靴子、袜子,穿着可除去湿气和脚麻痹。
下一篇: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