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十八卷 人部 > 口津唾

口津唾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又称灵液、#-666nn;水、金浆、醴泉。(时珍说)#-666aa;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666nn;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666aa;能终日不唾,则精气常留,颜色不槁;若久唾,则损精气,成肺病,皮肤枯涸。故说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666aa;有病,则心肾不交,肾水不上,故津液干而真气耗也。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疮肿、疥癣、皱疱,五更未语者,频涂擦之。又明目退翳,消肿解毒。

〖发明〗

(时珍说)唾津,乃人之精气所化。人能每天漱口擦齿,以津洗目,及常时以舌舐拇指甲,揩目,久久令人光明不昏。又能退翳,凡人有云翳,但每日令人以舌舐数次,久则真气熏及,自然毒散翳退也。

〖附方〗

1. 手指肿痛。以唾和白硇砂,搜面作碗子,盛唾令满,著硇末少许,以指浸之,一日即愈。

2. 手足发疣。以白粱米粉,铁铛炒赤,研末,以众人唾和,敷厚一寸,即消。

3. 腋下狐气。用自己唾擦腋下数过,以指甲去其垢,用热水洗手数遍,如此十余日则愈。

4. 毒蛇螫伤。急以小便洗去血,随取口中唾,频频涂之。

下一篇:人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