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十二卷 木部 > 枳(zhǐ)

枳(zhǐ)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枳(zhǐ)插图

【释名】

子名枳实、枳壳。

【集解】

(志说)原长在商州川谷。(颂说)现在洛西、江湖州郡等地皆有,以商州的为最好。树木像橘但稍小,#guoxue666-com;五七尺。叶如橙、多刺。春天开白花,秋天长成果实,在九十月采摘的为枳壳。现在的#-666aa;用汤泡去苦味后,蜜渍糖拌,当做果品。

枳实(气味)苦,寒,无毒。(元素说)性寒味苦,气厚味薄,浮而升(微降),阴中之阳。

(主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长肌肉,利五脏,止痢,益气轻身。除#-666ee;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消胀满,止溏泄,明目。解伤寒结#-666ee;,主上气喘咳,肾内伤冷,阴痿而有气。消食,散败血,破积坚,祛胃中湿热。

枳(zhǐ)插图

果(主治)除寒热结,长肌肉,利五脏,止痢,益气轻身。除#-666ee;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消胀满,明目。

枳壳(气味)苦、酸,微寒,无毒。

(主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症结痃癖五膈气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除风明目。

〖附方〗

(枳实)1. 卒胸痹痛。枳实捣末。汤#-666hh;方寸匕,每日三次、夜一次。

2. 产后腹痛。枳实(麸炒)、芍药(酒炒)各二钱,水一盏煎#-666hh;。亦可研末#-666hh;

3. 奔豚气痛。枳实炙后研末。饮下方寸匕,日三次、夜一次。

4. 妇#-666aa;阴肿、坚痛。枳实半斤碎炒,棉裹熨。

5. 大便不通。枳实、皂荚等#-666dd;,研末,制饭丸,米汤送服。

6. 肠风下血。枳实半斤(麸炒),黄芪半斤,研末。米饮非时服二钱匕。

7. 小儿头疮。枳实烧成灰,猪脂调涂。

(枳壳)1. 伤寒呃噫。枳壳半两,木香一钱,研末。每白汤服一钱。

2. 老幼腹胀,血气凝滞。用此宽肠顺气,叫四炒丸。商州枳壳(厚而绿背者,去穰)四两,#-666dd;四份,一份与苍术一两同炒,一份与萝卜子一两同炒,一份与干漆一两同炒,一份与茴香一两同炒黄。去四味,只取枳壳研末。以四味煎汁煮面糊和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饭后米饮下五十丸。

3. 消积顺气。枳壳三斤去穰,每个入巴豆仁一个,#-666ff;定扎煮,慢火水煮一日。汤减再加热汤,勿用冷水。待时足汁尽,去巴豆,切片晒干研末,醋煮面糊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服三四十丸。

4. 顺气止痢。枳壳(炒)二两四钱,甘草六钱,研末。每沸汤服二钱。

5. 肠风下血。用枳壳(烧黑存性)五钱,羊胫炭(为末)三钱,和令匀,五更空心米饮服。

6. 痔疮肿痛。用枳壳煨熟熨之,七枚立定。又一:枳壳末入瓶中,水煎百沸,先熏后洗。

7. 怀胎腹痛。枳壳三两(麸炒),黄芩—两,研粗末。每月旺钱,水—盏半,煎一盏服。若胀满身重,可加白术一两。

8. 小儿惊风。枳壳(去穰,麸炒)、淡豆豉等#-666dd;,研末。每服一字,甚者半钱,急惊薄荷自然汁下,慢惊荆芥汤入酒三五点下,日三服。

9. 牙齿疼痛。枳壳浸酒含漱。

10. 风疹作痒。枳壳三两,麸炒研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温服。

11. 利气明目。枳壳麸炒一两为末,点汤代茶饮。

下一篇: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