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八卷 草部 > 漏卢

漏卢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漏卢插图

【释名】

也称野兰、荚蒿、鬼油麻。

【集解】

(弘景说)乔山是黄帝所葬处,在上郡。今漏卢出产于近道。时#-666aa;取苗用,把根取名鹿骊根,苦酒磨后可以疗疮疥。(恭说)此药俗名荚蒿,茎叶似白蒿,花黄,生荚,长似细麻之荚,大如箸许,有四五瓣,七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属于蒿类。常用其茎、叶、子,未见用根。(藏器说)南#-666aa;用苗,北土用根,为树生,如茱萸树,#guoxue666-com;二三尺,有毒杀蛊,山#-666aa;以它洗疮疥。

根苗(气味)苦、咸,寒,无毒。

〖主治〗

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久#-666hh;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通小肠,泄精尿血,肠风,风赤眼,小儿壮热,扑损,续筋骨,乳痈瘰疬金疮,止血排脓,补血长肉,通经脉。

〖发明〗

(时珍说)漏卢可催乳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故东垣以它为手足阳明药。古方治痈疽发背,是由于漏卢汤的#-666ii;用。

漏卢插图

根苗(主治)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久#-666hh;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

〖附方〗

1. 腹内蛔虫。用漏卢为末,每取一匙,和饼子肉汤同#-666hh;

2. 小儿疳病肚胀,或常泻痢,冷热不调。用漏卢一两,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肝一两或盐少许同煮熟,空心一次服完。

3. 冷劳泻痢。用漏卢一两、艾叶炒四两,#-666cc;研末。取末一半,加醋三升同熬成膏,把另一半药末加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温水送下三十丸。

4. 产后带下。治方同上。

5. 乳汁不下,乳内胀痛,积久成痈。用漏卢二两半、蛇蜕十条炙焦、瓜蒌十个烧存性,#-666cc;研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6. 风痛,筋脉拘挛。用漏卢麸炒半两、地龙去土炒半两,#-666cc;研末;另用生姜二两,取汁,加入三两蜜,同煎开几次,又加好酒五#-666ff;,收存待用。服药时,取上制的药末,以收存的汤剂煨温后送下。

7. 一切痈疽。用漏卢、连翘、生黄芪、沉香各一两,生粉草半两,大黄微炒一两,共研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服至热退便停药。

8. 白秃头疮。用漏卢草烧灰,加猪油调匀涂搽。

下一篇: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