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释名】
又称苇、葭、花名蓬蕽、笋名虇。
【集解】
(恭说)芦根生下湿地。茎叶似竹,花若荻花,名蓬蕽。二月八月采根,日干用。(斅说)芦根须要逆水生,并黄泡肥厚者,去须节并赤黄皮用。
根(气味)甘,寒,无毒。
芦
〖主治〗
消渴客热,止小便利。疗反胃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内热,弥良。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寒热时疾烦闷,泻痢#-666aa;渴,孕妇心热。
笋(气味)小苦,冷,无毒。
〖主治〗
膈间客热,止渴,利小便,解河豚及诸鱼蟹毒。解诸肉毒。
〖发明〗
(时珍说)按雷公《炮炙论·序》中说:益食加觞,须煎芦、朴。注:用逆水芦根并厚朴二味等#-666dd;,煎汤#-666hh;。盖芦根甘能益胃,寒能降火。
〖附方〗
骨蒸肺痿,不能食者,苏游芦根饮主之。芦根、麦门冬、地骨皮、生姜各十两,橘皮、茯苓各五两,水二斗,煮八升,去滓,#-666dd;五#-666hh;,取汗乃瘥。
呕哕不止,厥逆者。芦根三斤切,水煮浓汁,频饮二升。必效:若以童子小便煮#-666hh;,不过三服愈。
五噎吐逆,心膈气滞,烦闷不下食。芦根五两判,以水三大盏,煮取二盏,去滓温服。
反胃上气。芦根、茅根各二两,水四升,煮二升,#-666dd;服。
霍乱烦闷。芦根三钱,麦门冬一钱,水煎服。
霍乱胀痛。芦根一升,生姜一升,橘皮五两,水八升,煎三升,分服。
茎、叶(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霍乱呕逆,肺痈烦热,痈疽。烧灰淋汁,煎膏,蚀恶肉,去黑子。萚:治金疮,生肉灭瘢。
〖发明〗
(时珍说)古方煎药多用劳水及陈芦火,取其水不强,火不盛也。芦中空虚,故能入心肺,治上焦虚热。
〖附方〗
1. 霍乱烦渴腹胀。芦叶一握,水煎服。又方:芦叶五钱,糯米二钱半,竹茹一钱,水煎,入姜汁、蜜各半#-666ff;,煎两沸,时时呷之。
2. 吐血不止。芦荻外皮烧灰,勿令白,为末,入蚌粉少许,研匀,麦门冬汤服一二钱。三服可救一#-666aa;。
3. 肺痈咳嗽,烦满微热,心#-666ee;甲错。苇茎汤:用苇茎切二升,水二斗,煮汁五升。入桃仁五十枚,薏苡仁、瓜瓣各半升,煮取二升,服。当吐出脓血而愈。
蓬蕽(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霍乱。水煮浓汁服,大验。煮汁服,解中鱼蟹毒。烧灰吹鼻,止衄血。亦入崩中药。
〖附方〗
干霍乱病,心腹胀痛。芦蓬茸一把,水煮浓汁,顿服二升。
诸般血病。水芦花、红花、槐花、白鸡冠花、茅花等分,水二钟,煎一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