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本草纲目》 » 第八卷 草部 > 鸭跖(zhí)草

鸭跖(zhí)草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鸭跖(zhí)草插图

鸭跖(zhí)草插图

鸭跖草

【释名】

也叫鸡舌草、碧竹子、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

【集解】

(时珍说)鸭跖草处处平原都有。在三四月的时候生苗,茎呈紫色,像竹叶,嫩的时候可食。四五月开花像飞蛾的形状,两片叶子像蛾翅,碧色可爱。结的角尖曲,像鸟的嘴喙,种子在角中,大如小豆。豆中有仁,灰黑色而皱,形状像蚕屎,巧匠采集它的花,取汁做画画的颜料,描绘的羊皮灯,颜色青碧如翠黛。

苗(气味)苦,大寒,无毒。

〖主治〗

寒热、#-666nn;志昏迷、狂妄多言,体内积水过多,疔肿,腹内肉块不消,又治小儿丹毒,发热癫痫,腹胀结块,全身气肿热痢,还治蛇犬咬伤、痈疽等毒。和赤小豆煮食,可下水气,治风湿性关节炎,利小便,消咽喉肿痛。

下一篇: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