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博物志》 » 卷八 » 史补 > 《礼记》曰:孔子少孤,不知其父墓+母亡,问于邹曼父…+

《礼记》曰:孔子少孤,不知其父墓。母亡,问于邹曼父之母,乃合葬于防。防墓又崩,门人后至。孔子问:“来何迟”,门人实对,孔子不应,如是者三,乃潸然流涕而止曰:“古不修墓。”蒋济、何晏、夏侯玄、王肃皆云无此事,注记者谬,时贤咸从之。原文解释

【原文及注释】

《礼记》曰:孔子少孤,不知其父墓。母亡,问于邹曼父之母[邹:即“鄹”,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县东南,孔子的家乡。曼父:春秋时鲁国#-666aa;,与孔子同宗。],乃#-666ff;葬于防[防:即曲阜东边的防山。]。防墓又崩[防墓:防地之墓。孔子父母#-666ff;葬处,为了方便辨认,孔子在坟墓上加了积土。],门#-666aa;后至。孔子问:“来何迟”,门#-666aa;实对,孔子不应,如是者三,乃潸然流涕而止曰:“古不修墓。”蒋济、何晏、夏侯玄、王肃皆云无此事[蒋济、何晏、夏侯玄、王肃:皆是三国时魏国人。何晏曾与郑冲等#-666cc;撰《论语集解》;王肃注《论语》、《孔子家语》等。],注记者谬,时贤咸从之。

【翻译】

《礼记》上说:孔子从小父亲就死了,所以不知道父亲坟墓的所在地。母亲死后,他向邹曼父的母亲打听后,才把父母#-666ff;葬在防山。葬好后防山的坟墓又崩塌了。弟子后到家。孔子问:“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弟子把实情讲了,孔子沉默不语。这样反复了三次,孔子才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泪止后说:“古#-666aa;是不在墓上加积土的啊!”蒋济、何晏、夏侯玄、王肃都认为没有这回事,是标注记录#-666aa;的谬误。当时的贤#-666aa;也都认同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