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茶经》 » 目录 » 一之源 >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草,当作“茶”…+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原文解释

【原文】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note-name:并1并:同属一个部首。。(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note-name:《开元文字音义》2《开元文字音义》:编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的字书,据记载#-666cc;有三十卷,后基本遗失殆尽,仅有残卷收在其他典籍中。这部成书时间比《茶经 》早二十五年的官修字书里,已经有“茶”字。;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note-name:《本草》3《本草》:唐#guoxue666-com;宗时期由苏敬等#-666aa;编撰的《新修本草》一书,现称《唐本草》。该书已散佚,敦煌、日本有其钞写本残卷传世。。草木并,作“note-name:荼4荼:原作“茶”,但《尔雅》为“荼”,今从之。”,其字出《尔雅》note-name:《尔雅》5《尔雅》:中国现存最早的字书,#-666cc;十九篇。内容主要是考证词义、古时名物,作者至今无定论。“尔”有贴近的意思,“雅”有正的含义,指某一时期正规的官方雅言。。)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从字形和部首来说,茶字有归属草部的,有归属木部的,也有同属于草、木两个部首的。(写成“茶”字的,属于草部,唐代《开元文字音义》中收录了此字;写成“[木+茶]”的,属于木部,收录在唐代《本草》一书中;同属于草和木部的,是“荼”字,《尔雅》予以收录。)

原文翻译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

从字形和部首来说,茶字有归属草部的,有归属木部的,也有同属于草、木两个部首的。(写成“茶”字的,属于草部,唐代《开元文字音义》中收录了此字;写成“[木+茶]”的,属于木部,收录在唐代《本草》一书中;同属于草和木部的,是“荼”字,《尔雅》予以收录。)

【原文注释】

〔1〕:同属一个部首。

〔2〕《开元文字音义》:编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的字书,据记载#-666cc;有三十卷,后基本遗失殆尽,仅有残卷收在其他典籍中。这部成书时间比《茶经 》早二十五年的官修字书里,已经有“茶”字。

〔3〕《本草》:唐#guoxue666-com;宗时期由苏敬等#-666aa;编撰的《新修本草》一书,现称《唐本草》。该书已散佚,敦煌、日本有其钞写本残卷传世。

〔4〕:原作“茶”,但《尔雅》为“荼”,今从之。

〔5〕《尔雅》:中国现存最早的字书,#-666cc;十九篇。内容主要是考证词义、古时名物,作者至今无定论。“尔”有贴近的意思,“雅”有正的含义,指某一时期正规的官方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