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茶经》 » 目录 » 四之器 >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古箱字),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利箧口,铄之。炭[木+过],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木+过]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锤,或作斧,随其便也。原文解释

原文(一)

note-name:筥1筥:盛物用的圆形竹器。,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note-name:楦2楦:本指鞋、帽模具,这里指木架子,筥形。(古箱字),如筥形织之,六出note-name:六出3六出:六个瓣的花、六角形的雪花结晶都叫六出。这里指竹编的六角形圆眼。圆眼,其底盖若利箧note-name:利箧4利箧:竹篾编成的箱子。利,同“筣”,竹子的一种。箧,竹编箱笼,又长又扁。口,note-name:铄5铄:削,打磨。这里指削磨光滑、平整。之。

翻译(一)

筥,竹子编制而成,一尺两寸#guoxue666-com;,直径七寸。有的先做个筥形的木箱,再用藤编外围,而且还要编出六角形的圆眼。筥形木箱的底和盖要像箱子的口一样,削得光滑、平整。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炭[木+过]note-name:炭[木+过]6炭[木+过]:铁棒,用来碎炭。,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note-name:锐上丰中7锐上丰中:炭[木+过]上面细,中间粗。,执细头系一小[钅+展]note-name:[钅+展]8[钅+展]:炭[木+过]上端的装饰物,形似灯盘。,以饰[木+过]也。若今之河陇note-name:河陇9河陇:唐时指陇右道河州和关内道陇州。现指甘肃临夏附近和陕西宝鸡陇县。军人木吾note-name:木吾10木吾:木棒的别称。吾,同“御”,防御。也。或作锤,或作斧,随其便也。

翻译(二)

炭[木+过],用六棱形的铁棒做成,长一尺,头部尖,中间粗,手握处细,在握的那头套一个形似灯盘的 作为装饰,就像现在河陇地带的#-666kk;#-666aa;常用的木棒。有的把铁棒做成锤形,有的则做成斧形,各随其便。(筥和炭[木+过]是唐#-666aa;煮茶烧炭时的辅助器具,筥是用来装木炭的竹编或藤编篓子,和前文所说采茶用的籝属同类物品,但形状又有自己的特色。炭 是把木炭敲碎的一种器具。)

原文翻译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古箱字),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利箧口,铄之。

筥,竹子编制而成,一尺两寸#guoxue666-com;,直径七寸。有的先做个筥形的木箱,再用藤编外围,而且还要编出六角形的圆眼。筥形木箱的底和盖要像箱子的口一样,削得光滑、平整。

炭[木+过],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木+过]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锤,或作斧,随其便也。

炭[木+过],用六棱形的铁棒做成,长一尺,头部尖,中间粗,手握处细,在握的那头套一个形似灯盘的 作为装饰,就像现在河陇地带的#-666kk;#-666aa;常用的木棒。有的把铁棒做成锤形,有的则做成斧形,各随其便。(筥和炭[木+过]是唐#-666aa;煮茶烧炭时的辅助器具,筥是用来装木炭的竹编或藤编篓子,和前文所说采茶用的籝属同类物品,但形状又有自己的特色。炭 是把木炭敲碎的一种器具。)

【原文注释】

〔1〕:盛物用的圆形竹器。

〔2〕:本指鞋、帽模具,这里指木架子,筥形。

〔3〕六出:六个瓣的花、六角形的雪花结晶都叫六出。这里指竹编的六角形圆眼。

〔4〕利箧:竹篾编成的箱子。利,同“筣”,竹子的一种。箧,竹编箱笼,又长又扁。

〔5〕:削,打磨。这里指削磨光滑、平整。

〔6〕炭[木+过]:铁棒,用来碎炭。

〔7〕锐上丰中:炭[木+过]上面细,中间粗。

〔8〕[钅+展]:炭[木+过]上端的装饰物,形似灯盘。

〔9〕河陇:唐时指陇右道河州和关内道陇州。现指甘肃临夏附近和陕西宝鸡陇县。

〔10〕木吾:木棒的别称。吾,同“御”,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