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原文解释
翻译(一)
将筛好的茶末放在盒中密封贮藏,把“则”(量器)也放在盒中。将大竹剖开弯曲成圆形茶罗,再在罗底安上纱或绢。盒用竹节部#-666dd;制成,或将杉树片弯曲成圆形,涂上油漆制成。三寸#guoxue666-com;的盒,一寸高的盖,二寸底盒,四寸直径。(罗#-666ff;中“罗”是一种可以筛检谷物、去粗存细的竹制器具,和筛子的作用一样;“#-666ff;”是指盒。所以罗和#-666ff;是由两件器具搭配成一体的物品,具有筛选和存放#-666ii;能。)

原文(二)
则,以海贝3海贝:生活在海洋沿岸的生物,有壳,软体动物。、蛎蛤
4蛎蛤:生活在浅海泥沙中有壳的软体动物,肉可食,味道鲜美。之属,或以铜铁、竹匕
5匕:古代取食时用的一种器具,也可用来量药。形状与今天用的羹匙、勺子相似,柄曲斗浅。、策
6策:竹片或木片。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
7方寸匕:正方一寸的匙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翻译(二)
则,用生活在海洋沿岸的海贝或蛤蜊等生物的壳制成的匙、策,或用铜、铁、竹制成。计量是依“则”为标准的。一般来说,烧一升的水,用正方一寸的匙匕来量取茶末。若喜欢味道淡的茶,就量取少量的茶末;若喜欢浓茶,就多量取些茶末,故此取名为“则”。(古时“则”有量取之意,用来量取茶末的工具,就叫茶则了。根据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来#-666dd;析,茶则应该以匙状为主,陆羽谈及水量和茶量时也说到一种“方寸匕”。方寸匕是汉唐间量药面的一种常见工具,在历来的药书中经常被提及。用它来量取茶末,也很#-666ff;适。做茶则的材料有贝类或竹木等,由于贝类会有腥味,并不是做茶则的好材料,相对来说竹木或牙、角等是不错的选择。)
原文 | 翻译 |
罗合,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 | 将筛好的茶末放在盒中密封贮藏,把“则”(量器)也放在盒中。将大竹剖开弯曲成圆形茶罗,再在罗底安上纱或绢。盒用竹节部#-666dd;制成,或将杉树片弯曲成圆形,涂上油漆制成。三寸#guoxue666-com;的盒,一寸高的盖,二寸底盒,四寸直径。(罗#-666ff;中“罗”是一种可以筛检谷物、去粗存细的竹制器具,和筛子的作用一样;“#-666ff;”是指盒。所以罗和#-666ff;是由两件器具搭配成一体的物品,具有筛选和存放#-666ii;能。) |
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 则,用生活在海洋沿岸的海贝或蛤蜊等生物的壳制成的匙、策,或用铜、铁、竹制成。计量是依“则”为标准的。一般来说,烧一升的水,用正方一寸的匙匕来量取茶末。若喜欢味道淡的茶,就量取少量的茶末;若喜欢浓茶,就多量取些茶末,故此取名为“则”。(古时“则”有量取之意,用来量取茶末的工具,就叫茶则了。根据法门寺出土的茶具来#-666dd;析,茶则应该以匙状为主,陆羽谈及水量和茶量时也说到一种“方寸匕”。方寸匕是汉唐间量药面的一种常见工具,在历来的药书中经常被提及。用它来量取茶末,也很#-666ff;适。做茶则的材料有贝类或竹木等,由于贝类会有腥味,并不是做茶则的好材料,相对来说竹木或牙、角等是不错的选择。) |
【原文注释】
〔1〕罗合:茶筛、茶盒,竹篾编制而成。
〔2〕衣:蒙覆在器物表面的衣布。
〔3〕海贝:生活在海洋沿岸的生物,有壳,软体动物。
〔4〕蛎蛤:生活在浅海泥沙中有壳的软体动物,肉可食,味道鲜美。
〔5〕匕:古代取食时用的一种器具,也可用来量药。形状与今天用的羹匙、勺子相似,柄曲斗浅。
〔6〕策:竹片或木片。
〔7〕方寸匕:正方一寸的匙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