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茶经》 » 目录 » 四之器 >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育《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原文解释

【原文】

碗,越州note-name:越州1越州:唐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浦阳江、曹娥江流域和余姚市几地,治所在会稽(今天的浙江绍兴)。越州在唐、五代、宋时因产秘色瓷器而名闻天下,该种瓷器通体透明,是青瓷中的上品。这里的越州指的是产瓷器的越州窑,下面所列各州也借指#-666dd;布各州的瓷窑。上,鼎州note-name:鼎州2鼎州:唐时有两处叫鼎州的地方,一处在湖南,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湖南常德、汉寿、沅江、桃源等市县;一处位于今陕西泾阳、醴泉、三原、云阳一带。次,婺州note-name:婺州3婺州:唐代天宝年间称东阳郡,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浙江金华江、武义江流域各个县,治所在今天的金华。次;岳州note-name:岳州4岳州:唐代天宝年间称巴陵郡,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湖南洞庭湖东、南、北沿岸各县,州治今岳阳。岳窑在湘阴县,产青瓷。上,寿州note-name:寿州5寿州:唐代天宝年间称寿春郡,位于今安徽寿县一带。此地瓷窑主要在霍丘,生产一种黄褐色的瓷。、洪州次。或者以邢州note-name:邢州6邢州:唐代天宝年间称巨鹿郡,位于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汦河以南,沙河以北区域。唐宋时期,邢窑以烧制白瓷佳品而闻名。邢窑窑址主要在内丘县,唐代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此窑瓷器天下通用,是唐时北方诸多瓷窑的代表,也被定为供品。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育《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碗,越州产的品质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岳州的好,寿州、洪州的差些。有#-666aa;说邢州产的比越州好,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说邢州瓷质地像银,那么越州瓷就像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点。如果说邢瓷像雪,那么越瓷就像冰,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点。邢瓷白而使茶汤呈红色,越瓷青而使茶汤呈绿色,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点。晋代杜育在《荈赋》中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挑拣陶瓷器皿,好的出自东瓯)。瓯(地名),就是越州。瓯(容器名,形似瓦盆),越州产的最好,口不卷边,底卷边而浅,容积不超过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是青色,能增进茶的水色,使茶汤现出白红色,邢州瓷白,茶汤是红色;寿州瓷黄,茶汤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汤呈黑色,都不适#-666ff;盛茶。

原文翻译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育《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碗,越州产的品质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岳州的好,寿州、洪州的差些。有#-666aa;说邢州产的比越州好,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说邢州瓷质地像银,那么越州瓷就像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点。如果说邢瓷像雪,那么越瓷就像冰,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点。邢瓷白而使茶汤呈红色,越瓷青而使茶汤呈绿色,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点。晋代杜育在《荈赋》中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挑拣陶瓷器皿,好的出自东瓯)。瓯(地名),就是越州。瓯(容器名,形似瓦盆),越州产的最好,口不卷边,底卷边而浅,容积不超过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是青色,能增进茶的水色,使茶汤现出白红色,邢州瓷白,茶汤是红色;寿州瓷黄,茶汤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汤呈黑色,都不适#-666ff;盛茶。

【原文注释】

〔1〕越州:唐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浦阳江、曹娥江流域和余姚市几地,治所在会稽(今天的浙江绍兴)。越州在唐、五代、宋时因产秘色瓷器而名闻天下,该种瓷器通体透明,是青瓷中的上品。这里的越州指的是产瓷器的越州窑,下面所列各州也借指#-666dd;布各州的瓷窑。

〔2〕鼎州:唐时有两处叫鼎州的地方,一处在湖南,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湖南常德、汉寿、沅江、桃源等市县;一处位于今陕西泾阳、醴泉、三原、云阳一带。

〔3〕婺州:唐代天宝年间称东阳郡,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浙江金华江、武义江流域各个县,治所在今天的金华。

〔4〕岳州:唐代天宝年间称巴陵郡,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湖南洞庭湖东、南、北沿岸各县,州治今岳阳。岳窑在湘阴县,产青瓷。

〔5〕寿州:唐代天宝年间称寿春郡,位于今安徽寿县一带。此地瓷窑主要在霍丘,生产一种黄褐色的瓷。

〔6〕邢州:唐代天宝年间称巨鹿郡,位于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汦河以南,沙河以北区域。唐宋时期,邢窑以烧制白瓷佳品而闻名。邢窑窑址主要在内丘县,唐代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此窑瓷器天下通用,是唐时北方诸多瓷窑的代表,也被定为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