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陷关原文解释
【原文】
〖越调引子〗〖杏花天〗(净领二番将,四#-666kk;执旗上)狼贪虎视威风大,镇渔阳兵雄将多。待长驱直把殽函破2殽函:殽(xiao)函,即函谷关。在潼关东面。安禄山要攻取西京长安,必经此地。,奏凯日齐声唱歌。
咱家安禄山,自出镇以来,结连塞上诸蕃,招纳天下亡命,精兵百万3精兵百万:安禄山起兵时只有十五万#-666aa;,号称二十万。剧中喻其声势浩大。,大事可举。只因唐天子待我不薄,思量等他身后方才起兵。叵耐杨国忠那厮,屡次说我反形大著,请皇上急加诛戮
4诛戮:诛杀,杀害,杀戮。《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如复诛戮,益失民望。”。天子虽然不听,只是咱在边关,他在朝内,若不早图,终恐遭其暗算。因此假造敕书,说奉密旨,召俺领兵入朝诛戮国忠。乘机打破西京,夺取唐室江山,可不遂了我平生大愿!今乃黄道吉日,蕃将每,就此起兵前去
5注解[5]:安禄山范阳起兵,与正史一致,然起兵原因,绝非如此简单。。(众)得令。(发号行介)(净)
〖越调过曲〗〖豹子令〗只为奸臣酿大祸,(众)酿大祸,(净)致令边镇起干戈,(众)起干戈。(#-666ff;)逢城攻打逢#-666aa;剁,尸横遍野血流河,烧家劫舍抢娇娥。(喊杀下)
〖水底鱼〗(丑白须扮哥舒老将引二卒上6哥舒老将:哥舒翰。据《旧唐书》本传、《通志》记载,哥舒翰曾任河西、陇右节度使,因年老多病赋闲在家。安禄山攻占洛阳,西京长安震惊,朝廷任命他为兵马副元帅,镇守潼关。)年纪无多,刚刚八十过。渔阳兵至,认咱这老哥。自家老将哥舒翰是也,把守潼关。不料安禄山造反,杀奔前来,决意闭关死守。争奈监#-666kk;内侍,立逼出战。势不由己,#-666kk;士每,与我併力杀上前去。(卒)得令。(行介)(净领众杀上)(丑迎杀大战介)(净众擒丑绑介)(净)拿这老东西过来。我今饶你老命,快快献关降顺。(丑)事已至此,只得投降。(众推丑下)(净)且喜潼关已得,势如破竹,大小三军,就此杀奔西京便了。(众应,呐喊行介)跃马挥戈,精兵百万多。靴尖略动,踏残山与河,踏残山与河。
平旦交锋晚未休,王遒
动天金鼓逼#-666nn;州。韩偓
潼关一败番儿喜,司空图
倒把金鞭上酒楼。薛逢
【解读】
写安禄山攻陷潼关。
安禄山结连诸蕃,招纳亡命,号称“精兵百万”,从范阳起兵后,攻占洛阳。假造敕旨,欲“夺取唐室江山”,领兵直趋潼关。
老将哥舒翰年逾八旬,决意闭关死守,因为“监#-666kk;内侍,立逼出战”,被俘投降,潼关失陷。安禄山乱#-666kk;势如破竹,直杀奔向西京长安。
《陷关》文字很短,几似过场。监#-666kk;内侍逼迫哥舒翰出战失利,为内侍与将帅矛盾伏下一笔。西京长安危在眉睫,读者欲知后事,下眥#-666dd;解。
【原文注释】
〔1〕陷关: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自范阳起兵,翌年六月初八日攻陷潼关。《陷关》写的是天宝十五载的事。不可以史实论。
〔2〕殽函:殽(xiao)函,即函谷关。在潼关东面。安禄山要攻取西京长安,必经此地。
〔3〕精兵百万:安禄山起兵时只有十五万#-666aa;,号称二十万。剧中喻其声势浩大。
〔4〕诛戮:诛杀,杀害,杀戮。《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如复诛戮,益失民望。”
〔5〕:安禄山范阳起兵,与正史一致,然起兵原因,绝非如此简单。
〔6〕哥舒老将:哥舒翰。据《旧唐书》本传、《通志》记载,哥舒翰曾任河西、陇右节度使,因年老多病赋闲在家。安禄山攻占洛阳,西京长安震惊,朝廷任命他为兵马副元帅,镇守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