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传习录》 » 卷上 » 陆澄录 >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曰:“然…+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曰:“然。”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原文解释

原文(一)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翻译(一)

陆澄问:“仁、义、礼、智的名称,是#-666aa;的心性发挥出来之后有的吗?”

原文(二)

曰:“然。”

翻译(二)

先生说:“是。”

原文(三)

他日,澄曰:“恻隐note-name:“恻隐”句1“恻隐”句:语出《孟子·公孙丑》。、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翻译(三)

又一天,陆澄问:“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等,这些善良或邪恶的情感也是心性展示出来的吗?”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四)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翻译(四)

先生说:“仁、义、礼、智是善良的心性。心性只有一个,从它外在形式上叫作‘天’,从它主宰万事万物的角度就叫作‘帝’,而从它的流传变化就叫作‘命’,它赋予#-666aa;时称作‘性’,主宰#-666aa;的身体时称作‘心’,但实际上心性只有唯一的一个。心性体现的时候,善待父母便叫孝,忠于国君就叫忠,以此类推,虽然它的名称数不胜数,但心性也只有一个而已。就好比一个#-666aa;,他拥有的称呼也是无穷无尽的,相对于父亲他是儿子,对于儿子他又是父亲。但实际上这只是同一个人而已。所以人只需用#-666ii;把心性参悟透彻,世上的一切道理就会清楚明白了。”

原文翻译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陆澄问:“仁、义、礼、智的名称,是#-666aa;的心性发挥出来之后有的吗?”

曰:“然。”

先生说:“是。”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又一天,陆澄问:“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等,这些善良或邪恶的情感也是心性展示出来的吗?”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先生说:“仁、义、礼、智是善良的心性。心性只有一个,从它外在形式上叫作‘天’,从它主宰万事万物的角度就叫作‘帝’,而从它的流传变化就叫作‘命’,它赋予#-666aa;时称作‘性’,主宰#-666aa;的身体时称作‘心’,但实际上心性只有唯一的一个。心性体现的时候,善待父母便叫孝,忠于国君就叫忠,以此类推,虽然它的名称数不胜数,但心性也只有一个而已。就好比一个#-666aa;,他拥有的称呼也是无穷无尽的,相对于父亲他是儿子,对于儿子他又是父亲。但实际上这只是同一个人而已。所以人只需用#-666ii;把心性参悟透彻,世上的一切道理就会清楚明白了。”

【原文注释】

〔1〕“恻隐”句:语出《孟子·公孙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