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原文解释
原文(一)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1孔子谓武王未尽善:语出《论语·八佾》。孔子认为武王用武力得到天下不是最好的方法。,恐亦有不满意?”
翻译(一)
陆澄问:“孔子说周武王没有做到尽善,孔子可能对武王有不满意的地方吧?”

原文(二)
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
翻译(二)
先生说:“周武王自己来看的话,就应该那样做。”
原文(三)
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
翻译(三)
陆澄说:“如果文王没有死,那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原文(四)
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2“天下三分”句:语出《论语·泰伯》“三#-666dd;天下有其二,以#-666hh;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意为当时三分之二的诸侯国已归顺周,而周文王仍恪守臣节,尊奉殷朝。,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翻译(四)
先生说:“文王在世的时候,已经拥有了天下的三#-666dd;之二。假如周文王在武王伐纣的时候还没有死,也许就不至于动用兵卒,而剩下那三#-666dd;之一也会自然归顺。文王只需妥善处理与商纣的关系,使纣不再纵恶,就可以了。”
原文 | 翻译 |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 | 陆澄问:“孔子说周武王没有做到尽善,孔子可能对武王有不满意的地方吧?” |
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 | 先生说:“周武王自己来看的话,就应该那样做。” |
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 | 陆澄说:“如果文王没有死,那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
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 先生说:“文王在世的时候,已经拥有了天下的三#-666dd;之二。假如周文王在武王伐纣的时候还没有死,也许就不至于动用兵卒,而剩下那三#-666dd;之一也会自然归顺。文王只需妥善处理与商纣的关系,使纣不再纵恶,就可以了。” |
【原文注释】
〔1〕孔子谓武王未尽善:语出《论语·八佾》。孔子认为武王用武力得到天下不是最好的方法。
〔2〕“天下三分”句:语出《论语·泰伯》“三#-666dd;天下有其二,以#-666hh;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意为当时三分之二的诸侯国已归顺周,而周文王仍恪守臣节,尊奉殷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