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传习录》 » 卷上 » 薛侃录 >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如何?”先生…+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如何?”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原文解释

原文(一)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如何?”

翻译(一)

薛侃问:“先代儒生们认为静是心的本体,动是心的应用,这话对吗?”

原文(二)

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翻译(二)

先生说:“心不能够把动静当作它的本体和应用。动静只是在时间方面来说的,只是暂时的。就本体而言,用在体;就作用而言,体在用。这就是所谓的‘体用一源’。倘若说静时能够见到心的本体,动时能够见到心的作用,却也无妨。”

原文翻译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如何?”

薛侃问:“先代儒生们认为静是心的本体,动是心的应用,这话对吗?”

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先生说:“心不能够把动静当作它的本体和应用。动静只是在时间方面来说的,只是暂时的。就本体而言,用在体;就作用而言,体在用。这就是所谓的‘体用一源’。倘若说静时能够见到心的本体,动时能够见到心的作用,却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