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传习录》 » 卷上 » 薛侃录 > 守衡问:“大学功夫只是诚意,诚意功夫只是格物,修、…+

守衡问:“大学功夫只是诚意,诚意功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只诚意尽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何也?”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则知未发之中矣。”守衡再三请。曰:“为学功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诚意功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这便是未发之中。”原文解释

原文(一)

守衡问:“大学功夫只是诚意,诚意功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只诚意尽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何也?”

翻译(一)

守衡问:“《大学》中的#-666ii;夫讲的是诚意,而诚意的#-666ii;夫是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到达就足够了。可是《大学》中又还有正心的#-666ii;夫,说‘如果有愤恨喜乐,心就不能中正’,这是为什么?”

原文(二)

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则知未发之中矣。”

翻译(二)

先生说:“这需要你自己思考才能明白。知道了这个你就懂得未发之中了。”

原文(三)

守衡再三请。

翻译(三)

守衡再三地请教先生。

原文(四)

曰:“为学功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诚意功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note-name:鉴空衡平1鉴空衡平:语出朱熹《大学或问》“#-666aa;之一心,湛然虚明,如鉴之空,如衡之平,以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体之本然”。鉴,镜子。衡,秤杆。此语以镜之空、秤之平比喻心体的清明中正。,这便是未发之中。”

翻译(四)

先生说:“治学的#-666ii;夫有深浅的区别,开头如果不用心去好善憎恶,如何能做到为善除恶呢?这里的用心就是诚意。但是如果不明白心的本体原本就是纯净无物的,一直执着地去刻意好善憎恶,便又会多了一份执着刻意,便不是廓然大公了。《尚书》中说‘不故意去伪善作恶’,才是心的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心就不能中正’。正心就是要经常使心像镜子一样空明,像秤杆一样平衡,从诚意#-666ii;夫上体察它。这便是未发之中了。”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翻译

守衡问:“大学功夫只是诚意,诚意功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只诚意尽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何也?”

守衡问:“《大学》中的#-666ii;夫讲的是诚意,而诚意的#-666ii;夫是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到达就足够了。可是《大学》中又还有正心的#-666ii;夫,说‘如果有愤恨喜乐,心就不能中正’,这是为什么?”

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则知未发之中矣。”

先生说:“这需要你自己思考才能明白。知道了这个你就懂得未发之中了。”

守衡再三请。

守衡再三地请教先生。

曰:“为学功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诚意功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这便是未发之中。”

先生说:“治学的#-666ii;夫有深浅的区别,开头如果不用心去好善憎恶,如何能做到为善除恶呢?这里的用心就是诚意。但是如果不明白心的本体原本就是纯净无物的,一直执着地去刻意好善憎恶,便又会多了一份执着刻意,便不是廓然大公了。《尚书》中说‘不故意去伪善作恶’,才是心的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心就不能中正’。正心就是要经常使心像镜子一样空明,像秤杆一样平衡,从诚意#-666ii;夫上体察它。这便是未发之中了。”

【原文注释】

〔1〕鉴空衡平:语出朱熹《大学或问》“#-666aa;之一心,湛然虚明,如鉴之空,如衡之平,以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体之本然”。鉴,镜子。衡,秤杆。此语以镜之空、秤之平比喻心体的清明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