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处,此乃是恰好处。”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原文解释
原文(一)
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
翻译(一)
先生说:“对于致知的学说,九川你体会得怎么样了?”
原文(二)
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处,此乃是恰好处。”
翻译(二)
九川说:“自己感觉与以往有所不同了。以往时常把握不到恰到好处的地方,而现在就能感觉到恰当的地方了。”
原文(三)
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翻译(三)
先生说:“由此可见,体会得来的与听讲听到的就会有所不同。我最初给你讲解的时候,就知道你只是糊里糊涂的,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滋味。只要从这个恰到好处,再往深处体会,自然会有日新月异,那是没有止境的。”
原文(四)
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翻译(四)
先生又说:“这‘致知’两字,真是个圣贤们千古流传的诀窍,理解了这个‘致知’,就能够‘百世以俟圣#-666aa;而不惑’。”
原文 | 翻译 |
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 | 先生说:“对于致知的学说,九川你体会得怎么样了?” |
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处,此乃是恰好处。” | 九川说:“自己感觉与以往有所不同了。以往时常把握不到恰到好处的地方,而现在就能感觉到恰当的地方了。” |
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 先生说:“由此可见,体会得来的与听讲听到的就会有所不同。我最初给你讲解的时候,就知道你只是糊里糊涂的,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滋味。只要从这个恰到好处,再往深处体会,自然会有日新月异,那是没有止境的。” |
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 先生又说:“这‘致知’两字,真是个圣贤们千古流传的诀窍,理解了这个‘致知’,就能够‘百世以俟圣#-666aa;而不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