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传习录》 » 卷下 » 黄以方录 > 问“至广大”二句+曰:“‘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

问“至广大”二句。曰:“‘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也,‘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人不能‘尽精微’,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意不足以蔽之,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如何广大不致?”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事理之精微?”曰:“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原文解释

原文(一)

问“至广大”二句。

翻译(一)

又向先生请教“致广大而尽精微,极#guoxue666-com;明而道中庸”两句话。

原文(二)

曰:“‘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也,‘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人不能‘尽精微’,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意不足以蔽之,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如何广大不致?”

翻译(二)

先生说:“‘尽精微’就是为了‘致广大’,‘道中庸’就是为了‘极#guoxue666-com;明’。因为心的本体原本就是广大的,如果#-666aa;不能够‘尽精微’,就会连细小的地方也战胜不了私欲,被私欲所蒙蔽。因此在细微曲折的地方也全都能做到精微穷尽,那私欲就不足以蒙蔽心的本体了,自然不会有许多障碍和隔断的地方,这样心体又怎么会不广大呢?”

原文(三)

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事理之精微?”

翻译(三)

又问:“精微是指思虑的精微,还是指事理的精微呢?”

原文(四)

曰:“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翻译(四)

先生说:“思虑的精微也是事理的精微。”

原文翻译

问“至广大”二句。

又向先生请教“致广大而尽精微,极#guoxue666-com;明而道中庸”两句话。

曰:“‘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也,‘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人不能‘尽精微’,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意不足以蔽之,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如何广大不致?”

先生说:“‘尽精微’就是为了‘致广大’,‘道中庸’就是为了‘极#guoxue666-com;明’。因为心的本体原本就是广大的,如果#-666aa;不能够‘尽精微’,就会连细小的地方也战胜不了私欲,被私欲所蒙蔽。因此在细微曲折的地方也全都能做到精微穷尽,那私欲就不足以蒙蔽心的本体了,自然不会有许多障碍和隔断的地方,这样心体又怎么会不广大呢?”

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事理之精微?”

又问:“精微是指思虑的精微,还是指事理的精微呢?”

曰:“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

先生说:“思虑的精微也是事理的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