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传习录》 » 卷下 » 黄以方录 > “夫子说‘性相近’,即孟子说‘性善’,不可专在气质…+

“夫子说‘性相近’,即孟子说‘性善’,不可专在气质上说。若说气质,如刚与柔对,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则同耳。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习于恶则为刚恶。柔的习于善则为柔善,习于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原文解释

【原文】

“夫子说‘性相近note-name:性相近1性相近:语出《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孟子说‘性善’,不可专在气质上说。若说气质,如刚与柔对,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则同耳。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习于恶则为刚恶。柔的习于善则为柔善,习于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note-name:刚善、刚恶、柔善、柔恶2刚善、刚恶、柔善、柔恶:此为周敦颐对善恶的#-666dd;类。周氏《通书》云:“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孔子主张‘性相近’,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性善’,这不可以仅仅专门在气质上来谈。如果说气质,刚和柔相对,又怎会是相近的?只有性善是相同的吧。#-666aa;初生的时候,善原本是一样的。但是气质刚的#-666aa;在善上面容易成为刚善,而在恶上面容易成为刚恶。同样,气质柔的#-666aa;受善的影响会变为柔善,受恶的影响便成为柔恶,这样,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原文翻译

“夫子说‘性相近’,即孟子说‘性善’,不可专在气质上说。若说气质,如刚与柔对,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则同耳。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习于恶则为刚恶。柔的习于善则为柔善,习于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

“孔子主张‘性相近’,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性善’,这不可以仅仅专门在气质上来谈。如果说气质,刚和柔相对,又怎会是相近的?只有性善是相同的吧。#-666aa;初生的时候,善原本是一样的。但是气质刚的#-666aa;在善上面容易成为刚善,而在恶上面容易成为刚恶。同样,气质柔的#-666aa;受善的影响会变为柔善,受恶的影响便成为柔恶,这样,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原文注释】

〔1〕性相近:语出《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刚善、刚恶、柔善、柔恶:此为周敦颐对善恶的#-666dd;类。周氏《通书》云:“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