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八年原文解释
【原文】
春正月己卯,烝1烝:烝(zhēng),众多,在这里是指发生了很多事。。天王使家父
2家父:周朝的大臣。来聘
3聘:古时国与国遣使访问。。夏五月丁丑,烝秋
4烝秋:是指多事之秋。,伐邾。冬十月,雨雪。祭公
5祭公:指周公之后#-666aa;祭公谋父的省称。来,遂逆
6逆:在这里是迎接的意思。王后于纪。
【译读】
桓公八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这里并没有仔细说明,只是简约记载了当时的情况。比如,八年春季,曲沃伯灭亡了翼邑;随国的少师受到了随侯的宠信。
夏季,楚武王在沈鹿会#-666ff;诸侯的#-666kk;队。黄、随两国没有参加这次的会见。楚武王派薳章去责备黄国,然后又亲自带兵讨伐随国,#-666kk;队驻扎在汉水、淮水之间。
随国大夫季梁请求随侯向楚国投降,并认为如果楚国不接受投降,在作战也不迟,而且还可以激励随#-666kk;的斗志,使敌军变得懈怠。少师则对随侯说:“一定要尽快作战。否则,将失去战胜楚军的机会。”
于是,随侯率兵顽强抵抗,从远处眺望楚国的军队。季梁说:“楚国#-666aa;以左为尊,所以楚国的国君一定在左边的军队之中,因此我们不要和楚王正面遭遇。而是要去攻击他右边的军队,因为右军中没有大将,所以一定会失败,到时候其他#-666aa;就都会奔散。”
然而少师却说:“不去正面去和楚王交战,别#-666aa;会认为我们不是他的对手。”
于是,随侯没有听从季梁的话,结果随军大败。秋季,随国打算同楚国议和。
楚武王本来不打算同意。但是楚国令尹斗伯比却说:“上天已经铲除了随国的少师,所以随国不会再有胜利的可能了”于是,楚、随两国订立了盟约。
冬季,周桓王命令虢仲立晋哀侯的兄弟缗为晋侯。当时,祭公到鲁国来,然后到纪国迎接王后,这是非常#-666ff;于礼制的。
【原文注释】
〔1〕烝:烝(zhēng),众多,在这里是指发生了很多事。
〔2〕家父:周朝的大臣。
〔3〕聘:古时国与国遣使访问。
〔4〕烝秋:是指多事之秋。
〔5〕祭公:指周公之后#-666aa;祭公谋父的省称。
〔6〕逆:在这里是迎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