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春秋》 > 宣公三年

宣公三年原文解释

【原文】

春王正月,郊牛note-name:郊牛1郊牛:古帝王郊祭时尚未选择吉日祭祀的牛。郊,祭祀。之口伤,改卜牛note-name:卜牛2卜牛:这里是指已经选择吉日祭祀的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note-name:三望3三望:所祭之事有三,故称“三望”。望,特称祭山川。。葬匡王note-name:匡王4匡王:即周匡王姬班,姬姓,名班,东周第八位君王。。楚子伐陆浑之戎note-name:陆浑之戎5陆浑之戎:少数民族部落名,在今河南嵩县及伊川县境。。夏,楚#-666aa;侵郑。秋,赤狄note-name:赤狄6赤狄:也作“赤翟”。春秋时狄#-666aa;的一支。与晋人相杂居。侵齐。宋师围曹。冬十月丙戌。郑伯兰note-name:郑伯兰7郑伯兰:即郑穆公,姬姓,名兰,春秋时期郑国第九位君主。卒。葬郑穆公。

【译读】

宣公三年正月,鲁国没有举行郊祭,但是举行了望祭,其实这并不符#-666ff;礼制。春天,周朝为周匡王举行了葬礼。

这一年,楚国发兵征讨陆浑的戎#-666aa;,到达洛水后,楚庄王开始在周王朝境内阅兵来炫耀自己的国威。周定王不知道这个向来不顺从的臣子到底要干什么,于是派王孙满去慰问楚#-666kk;,实际上是探探楚国的虚实。

楚庄王风光了一阵子,还觉得不过瘾,于是就想向周天子挑衅一下。他借机询问九鼎的轻重大小,意思当然就是想要和周天子争天下了,王孙满马上就看出了楚庄王的企图。

王孙满回答说:“一个贤明的君王,值得称道的在于德而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从前夏朝推行德政的时候,远方各国把当地的风物画成图像,献给朝廷,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青铜,铸造成九座大鼎,把各国风物图像铸在鼎上,让百姓认识#-666nn;物和怪物。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遇到不顺的事情。不会碰到魑魅魍魉,因此才能够使上下同心同德,以承受上天施与的幸福。”

王孙满接着说:“到了夏桀时朝政昏乱,九鼎被商朝夺得,立国达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到周朝,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虽然小,但很重。如果奸邪昏乱,鼎虽然大,也较轻。上天赐福给明德的#-666aa;,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郏鄏,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命令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天命并无改变。鼎的轻重,是不能询问的。”

楚庄王听他这一段大道理非常害怕,再看见王孙满也是个能#-666aa;,两国打起来楚国也不一定占太多的便宜,于是退兵而去。夏季,楚国人入侵郑国,这是由于郑国倾向晋国的缘故。

宋文公即位第三年,杀了同母弟弟公子须和昭公的儿子,因为武氏策划他们发动了叛乱。文公让戴公、桓公的族人到司马子伯的旅馆里攻打武氏。又把武公和穆公族人全部赶出了宋国。武公、穆公的族人领着曹国#-666kk;队攻打宋国。秋季,为了报复武氏的叛乱,宋#-666kk;包围了曹国。冬季,郑穆公去世,郑国为郑穆公举行了葬礼。

【原文注释】

〔1〕郊牛:古帝王郊祭时尚未选择吉日祭祀的牛。郊,祭祀。

〔2〕卜牛:这里是指已经选择吉日祭祀的牛。

〔3〕三望:所祭之事有三,故称“三望”。望,特称祭山川。

〔4〕匡王:即周匡王姬班,姬姓,名班,东周第八位君王。

〔5〕陆浑之戎:少数民族部落名,在今河南嵩县及伊川县境。

〔6〕赤狄:也作“赤翟”。春秋时狄#-666aa;的一支。与晋人相杂居。

〔7〕郑伯兰:即郑穆公,姬姓,名兰,春秋时期郑国第九位君主。

下一篇:宣公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