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根深蒂固--蒂:指瓜、果、茎、枝相连处。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出自第59章
- 祸福相倚--指祸与福相因而生。——出自第58章
- 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出自第80章
- 进寸退尺--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出自第69章
- 佳兵不祥--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出自第31章
- 爱素好古--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出自第19章
- 被褐怀玉--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出自第22章
- 长生久视--久视: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长寿。——出自第59章
- 宠辱若惊--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出自第13章
- 出生入死--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出自第50章
- 大器晚成--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出自第41章
- 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出自第45章
- 地久天长--时间长,日子久。——出自第7章
- 多藏厚亡--厚:大;亡:损失。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出自第44章
- 功成身退--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出自第9章
- 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出自第34章
- 和光同尘--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出自第56章
- 浑俗和光--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出自第4章
- 祸福倚伏--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出自第58章
- 将夺固与--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出自第36章
- 金玉满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出自第9章
- 绝圣弃智--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出自第19章
- 来者不善--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出自第81章
- 目迷五色--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出自第12章
- 轻诺寡信--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出自第63章
- 若存若亡--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出自第41章
- 深根固柢--柢:树根。使根基深固,不易动摇。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出自第59章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出自第73章
- 天道好还--旧指恶有恶报。——出自第30章
- 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出自第7章
- 无中生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出自第40章
- 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出自第15章
- 小国寡民--国家小,人民少。——出自第80章
- 知足不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出自第44章
- 知雄守雌--雄:雄强;雌:雌伏,不倔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出自第28章
- 知白守黑--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出自第28章
-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出自第46章
- 抱朴含真--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出自第19章
- 兵强则灭--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出自第76章
- 寡信轻诺--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出自第63章
- 祸福相依--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出自第58章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出自第64章
- 相差无几--彼此没有多大差别。——出自第20章
- 玄之又玄--形容事理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自第1章
- 余食赘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出自第24章
-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佛家语,指一切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无识的人。——出自第16章
- 知荣守辱--守:安于。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出自第28章
- 自知之明--明:明智。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出自第33章
- 被褐怀珠--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出自第70章
- 多言数穷--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出自第5章
- 民不畏死--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出自第74章
- 去甚去泰--指做事不能太过分。——出自第29章
- 若烹小鲜--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出自第60章
- 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出自第80章
-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人不是善良的,善良的就不会来,须提高警惕。——出自第81章
-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出自第58章
- 知止不殆--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出自第44章
- 见素抱朴--现其本真,守其纯朴。表示不为外物所牵。——出自第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