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去彼取此 第2节原文解释
【经典解读】
中国古代,劳动#-666aa;民勤劳终生却大多贫苦不堪,食不饱腹,而那些贵族#guoxue666-com;官们五谷不识,却整日地绫罗绸缎,锦衣玉食。本章既是老子对#-666aa;生如何对待“欲”的思考,也是对当时的那些纵情声色的奴隶主贵族们的一种劝谏、警告。老子提倡清静无为的修身之道,反对过#-666dd;奢华,他认为对五色、五声、五味的过#-666dd;追求都是导致#-666aa;生堕落的根源。同时,他反对驰骋田猎,反对对“难得之物”的追捧,认为这种过度的放纵会导致人迷失本性。这些内容和前面“不见可欲”、“不贵难得之货”相互呼应,体现了老子清净、朴实的处世治民态度。
有人对老子的学说产生怀疑,认为人生都离不开衣食住行,五色、五味、五音是人类通过感官了解这个世界的根本方式,老子对待它们的态度是消极的避世、苦行。其实,并非如此,老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贵族生活腐朽糜烂。老子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本章正是对那种生活的一个批判。“腹”不为“目”,并非是要人们只知道吃而不知道追求的白痴。王弼注《道德经》时解释此语为:“为腹者以物养已,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就是说老子认为,在衣食住行之时,人们应该将它们当成人生的工具,而非目的。
我们在理解老子的话语时一定要考虑其提出论点的语境。吃、色、音都能成为一种文化,成为很多人高雅的追求,但老子并非是针对什么美食节、音乐节、绘画艺术而说的,而是针对那种奢侈靡朽的生活而言的。即人们可以追求这些事,但凡事都应有一定的限度,过#-666dd;了,很正常的一些爱好就会变质,很多有益的事情就会变得有害。音乐、美术都是高雅的艺术,但在一些令人堕落的场所,那些靡靡之音、引起原始欲望的视因素,就会成为腐蚀人灵魂,危家人心灵的祸患。
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是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贪俗的生活。这在声色物欲四处横流的现代社会尤其值得人们进行思考,可惜当今太多人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打开新闻时时能看到各种选美比赛,各种盛宴聚会,各种让“粉丝”们疯狂的音乐演唱会。太少的人能在这喧器之中清静下来,仔细想想自己到底追求什么,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了。
〖哲理引申〗
春秋之时,诸侯争雄相互混战,其中出了很多昏庸亡国之君,也出了很多十分有作为的君主,如春秋五霸。使楚国称雄的楚庄王就是当时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他击败北方强大的晋国,饮马黄河奠定了一世伟业。然而,楚庄王并非一开始就英武非凡,相反他一度沉迷于酒色之中,被视为昏庸之主。
楚庄王继位后,并未有什么突出作为,他爱田猎饮酒,爱宝马美人。据传,楚庄王有一匹心爱之马,他给马的待遇不仅超过了对待百姓,甚至超过了给大夫的待遇。给马穿刺绣的衣#-666hh;,吃有钱人家才吃得起的枣脯,住富丽堂皇的房子。后米,这匹马因为恩宠过度,得肥胖症而死。楚庄王荒唐地让群臣给马发丧,并要以大夫之礼为之安葬。大臣们认为庄王在侮辱大家,对庄王此举表示不满。楚庄王就下令说,再有议论帮马者将被处死。多亏伶人优孟委婉劝谅,最后庄王才答应放弃奢侈的葬马之举。
他不仅生活腐化,对朝政也是不闻不问。晋国#-666kk;队奔装一直依附于楚国的集国,在楚国的家门口向蔡国发起猛攻,蔡侯一面抗拒晋#-666kk;,一面派人向楚国求救,楚庄王竟视而不见。不久,蔡都失陷,楚国王宫却依然载歌载舞,群臣一片哗然。
曾经依附、臣#-666hh;于楚国的诸侯小国,见楚君如此昏庸,都心生反志。一个强大的楚国,忽然变得人人可欺,楚庄王即位短短三年间,各地的告急文书便雪片般飞往郢都,全国都弥浸着一种紧张的气氛。而楚庄王似乎毫不知情,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官之中,整日打猎喝酒,不理政务,还在官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
大夫伍举终于忍不下去了,他进见庄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醒地在观赏歌舞,眯着眼睛问伍举:“您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好奇地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说来听听!”伍举说:“有人在南方时,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伍举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可过了几个月,楚庄王依然老样子,既不“鸣”,也不“飞”,整日饮酒听乐,田猎无度。大夫苏从便来见庄王。他才进宫门,便大哭起来。楚庄王说:“先生,为什么事如此伤心啊?”苏从回答道:“我自己就要死了,楚国也即将灭亡!”楚庄王很吃惊,便问:“你怎么能死呢?楚国又怎么能灭亡呢?”苏从说:“我想劝告您,您听不进去,肯定要杀死我。您整天观赏歌舞,游玩打猎,不管朝政,楚国难道不就要灭亡了吗?”楚庄王听完大怒,严厉斥责苏从。苏从痛切地说:“位若您将我杀了,我死后还能得到忠臣的美名;但您若是再这样下去,楚国必亡。您就当了亡国之君,要杀便杀吧!”楚庄王听后,动情地说:“您的话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说的办。”
此后,楚庄王远离酒色,他传令解散了官廷里的乐队,将那些美女歌女都打发得远远的。亲自处理朝政,攻伐背叛的附属国。他罢黜那些昔日和他一起观舞听歌、田猎游玩的佞臣,启用孙叔敖等人才,很快楚国面貌一新,国力也迅速恢复,终于在郊之战中击败了强大的晋因,取得了霸主地位。
《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楚庄王沉迷于酒色之时,一个强大的国家变得不堪一击,而当他远离这些欲望之物时,又能重新振奋起来。可见,人如果想有一番作为,一定不能被外欲所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