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物壮则老 第2节原文解释
人之所以会拥有形态,是因为有意念、有心思。所以是先有意念、心思才会有形态,有了形态才会与外界产生矛盾,有了矛盾,伤害也就随之而来。没有心思、意念的人,与外物没有矛盾,哪里还有伤害呢?婴儿之所以不被毒虫、猛兽、猛禽伤害,就是因为他没有意念、心思。
无执而自握,无欲而自作,是以知其精有余而非心也。心动则气伤,气伤则号而哑。终日号而不哑,是以知其心不动,而气和也。和者,不以外伤内也。复命曰常,遇物而知反其本者也。
知和曰常,得本以应万物者也。其实一道也,故皆谓之常。生不可益,而欲益之,则非其正矣,祥妖也。气恶妄作,而又以心使之,则强梁甚矣。益生使气,不能听其自然,日入于刚强,而老从之,刚失其赤子之性矣。
不拿东西而自己握住,没有性欲而自然勃起,是因为体内精气充盛、有富余,而不是因为有欲望、有想法。产生欲念,就会伤气,伤了气,哭就会哑。婴儿整天哭也不嘶哑,我们由此知道婴儿没有心思而气机和畅。和谐,就是不因外部原因而伤及内在。恢复生命的原本就能不受局限,处理与外物的关系就知道着眼于外物的根本性质。
知道和谐、达到和谐能突破局限,所以恢复本性能够从容地应对万物。复命与知和其实是一回事,所以都能达到永久而无局限。生命自有它的常态,而想要妄自丰富生命的内容,就不是正当的、正确的了,而是“祥妖”。气息凶恶、妄自作为,想要用自己的心思去支配,就是异常的强横凶暴了。增加生命的供养和追求,劳顿自己的精力,不能顺应自然的规律,虽然很快进入了刚强的状态,而衰老紧随其后,刚强会失去婴儿般的本性。
【经典解读】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只有道德涵养浑厚的#-666aa;,才能像婴儿一样。老子认为婴儿是#-666aa;纯真、最朴实的状态,他无知无欲,还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扰,故而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二十八章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四十九章说“圣#-666aa;皆孩之”。可见在老子心中,人们因为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产生了私欲杂念,以致自己偏离了本来的纯真,修道之人需要做的就是摒弃妄念、削损欲望重新回归于婴儿般的无思无虑,无求无欲;圣人要做的,就是教化百姓,放下争执与机诈,回归他们纯朴的本性。
老子并不是要采取愚民政策,他所谓的“无知无欲”是没有机诈,不逞巧智,不是愚蠢,而是纯朴,不是蒙昧,而是真实。真正的“上德”是遵循着规律,符#-666ff;于人的本性,而不怀#-666ii;利目的的,像婴儿那样渴了就喝,饿了就吃,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而“下德”、“下礼”等则让人们有了礼义廉耻等看似#guoxue666-com;尚,却扰乱了人类本性的东西,他们让人们学会了狡诈,学会了欺骗,学会了伪饰。
《列子》中记载了一个理想中的华胥氏之国:那里的人自然平等而无贵贱之#-666dd;,人民没有嗜好,乐生安死,不知亲疏,不辨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可见天下虽大,文化虽殊,而智者的思虑却何其相似。在他们眼中人本来就是纯真无瑕的,正是因为有了智慧,有了礼仪,所以世界才充满了奸诈,充满了痛苦。而修道之人,就是要在这纷纷乱世红尘之中,回归于心灵上的纯真朴实。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人多认为修道至极,则人与物化,天下没有什么可以伤害他,没有什么可以损害他。《列子·黄帝篇》就说:“喝醉酒的人从车上跌落下来,虽然有伤却不会死亡。骨骼与别人相同,而损伤却比别人轻,就是因为他的精#-666nn;完整。坐车没有知觉,跌落也没有知觉,死亡、生存、惊恐、惧怕等观念都侵入不到他的心中,因而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害怕。他因为醉酒而使精#-666nn;完整尚且如此,又何况积聚了完整的天赋纯真之气呢?圣人把自己隐藏在天赋的纯真之气中,所以没有任何外物能伤害他。”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显然存在夸张的成#-666dd;,醉酒的人跌下车子当然也会受伤,婴儿终日啼哭嗓子也会嘶哑。所以在看这段话的时候,应将其理解为能够顺应自然规律,故而可以及时地避开灾祸。至于能不能通过修道获得那种“超能力”则无法考证了。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益生即纵欲贪生,也就是第五十章所说的“动之于死地”。对各种欲望的放纵和追求会导致人迷失本性,最终走向死地。心使气即意气用事,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肆意妄为,也必将招致灾难。
〖哲理引申〗
封侯拜相是大多人的梦想,激励着无数士子苦读奔走,人们大多想着荣华富贵、声名权势、尊位厚宝,又有多少人知道将相尊贵之后其实也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古今历史上有无数人从最底层爬到了高位,却最终死在了权势之中,物壮则老,没有什么能永远保持旺盛,知止才可以长久,知退才可以保全。
范雎是秦昭王时的著名相国,他本是魏国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易名入秦,取得了秦昭王的信任,受到重用被封为应侯。长平之战时范雎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赵括代廉颇为将,助白起大破赵#-666kk;。战后,范雎妒忌白起的#-666kk;#-666ii;,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杀。然而,范雎的亲信郑安平被诸侯击败,投降赵国;助其入秦的王稽也因通敌罪被诛杀。虽然秦昭王对他还是十#-666dd;信任,但他却感到十分不安心。
此时,燕人蔡泽来到秦国,故意声称自己将要代替范雎的位置,范雎知道这是想引起他的注意,就召见了蔡泽。蔡泽到来后,只向应侯作了个揖。范雎本来就不痛快,等见了蔡泽,看他又如此傲慢,就斥责他说:“你曾扬言要取代我做秦相,可曾有这种事吗?”蔡泽回答说:“有的。”应侯说:“让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哎!您认识问题怎么这么迟钝啊!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各自完成了它的使命就自动退去。人的身体各个部分都很健壮,手脚灵活,耳朵听得清,眼睛看得明,心#-666nn;聪慧,这难道不是士人的愿望吗?”应候说:“是的。”蔡泽说:“以仁为本,主持正义,推行正道,广施恩德,愿在天下实现自己的志向,天下人拥护爱戴而尊敬仰慕他,都希望让他做君主,这难道不是善辩明智之士所期望的吗?”应侯说:“是的。”蔡泽又说:“位居富贵显赫荣耀,治理一切事物,使它们都能各得其所;性命活得长久,平安度过一生而不会夭折;天下都继承他的传统,固守他的事业,并永远流传下去;名声与实际相符完美无缺,恩泽远施千里之外,世世代代称赞他永不断绝,与天地一样长久:这难道不是推行正道广施恩德的效果而圣人所说的吉祥善事的吗?”应侯说:“是的。”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