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弟子规》 » 第四章 谨 >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原文解释

【原文】

note-name:朝1朝:本义指早晨,又有朝霞、朝夕等词义,这里表示早上。note-name:早2早:有本来、幸亏、早年等释义,此处指时间早。note-name:夜3夜:多指天黑、夜色等义,这里指晚上。note-name:眠4眠:本义指闭上眼睛假寐,后泛指睡觉,这里指入睡。迟。note-name:老5老:原指年岁大,后引申为陈旧的、经常、程度深等词义,此处指年老。note-name:易6易:这里用作形容词,表示容易。note-name:至7至:原指到了至#guoxue666-com;地,有至此、至高等释义,这里指到达。note-name:惜8惜:本义指哀痛,后引申为惋惜、吝惜等词义,此处指珍惜。note-name:此9此:常作代词使用,表示这里,此处指这个。note-name:时10时:时间、时光。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早上要早早起床,晚上应迟点入睡,我们很快就会步入老年阶段,所以要珍惜现在的时光。

原文翻译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早上要早早起床,晚上应迟点入睡,我们很快就会步入老年阶段,所以要珍惜现在的时光。

【原文注释】

〔1〕:本义指早晨,又有朝霞、朝夕等词义,这里表示早上。

〔2〕:有本来、幸亏、早年等释义,此处指时间早。

〔3〕:多指天黑、夜色等义,这里指晚上。

〔4〕:本义指闭上眼睛假寐,后泛指睡觉,这里指入睡。

〔5〕:原指年岁大,后引申为陈旧的、经常、程度深等词义,此处指年老。

〔6〕:这里用作形容词,表示容易。

〔7〕:原指到了至#guoxue666-com;地,有至此、至高等释义,这里指到达。

〔8〕:本义指哀痛,后引申为惋惜、吝惜等词义,此处指珍惜。

〔9〕:常作代词使用,表示这里,此处指这个。

〔10〕:时间、时光。

扩展阅读

【解释】

#-666aa;对生活习惯,尤其是作息习惯向来有着严格的要求,《弟子规》中也是如此,它警示世#-666aa;时光易逝难倒回。我们要珍惜年少的时光去努力学习,珍惜每天的时间去发奋读书,不要等到老了再去空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遗憾青春岁月一去不复返,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遗憾没有在最好的时间里抓紧学习。

在记忆力最好、生命最有活力的那几年养成良好的学习及作息习惯,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解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千百年来,关于珍惜时光的话题一直都被#-666aa;们热议,因为时间是不可逆的,我们唯有努力充实自我,才不算浪费生命。现代#-666aa;的想法如此,古代#-666aa;所思亦然。

据《晋书》记载,祖逖性格豪迈、为人侠义,常救济贫苦人家,所以很受人们敬重。他与好朋友刘琨一起在司州任职,因为志向相同,两人便住在一起,相互砥砺。当时两人眼看着胡人南侵,家国残破,心里都非常悲愤,便立志要报效国家。

有一回,祖逖在半夜时听到鸡啼声,虽然天还没亮,但他惊觉时间相当宝贵,应该好好把握,就叫醒睡在一旁刘琨说:“听到鸡叫声了吗?我们得赶快起床,抓紧时间练武吧!”于是两人无惧夜里的凉意,到院子里舞剑锻炼身体。每天都不间断,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后来祖逖受到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大将#-666kk;,带兵平定动乱,收复许多失土,实现了报效国家的心愿。而刘琨则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666kk;事,也充#-666dd;施展了他的能力。

司马光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小时候聪明过人,被誉为#-666nn;童,但他并不骄傲,学习十#-666dd;勤奋。为了每天能早起读书,他让人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用这个枕头睡觉,很不舒#-666hh;,头只要一转动就会滑下来,这样司马光就会惊醒,起来读书。后来,这个枕头被称为“警枕”。司马光如此勤奋好学,从而使得他学识渊博,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大部#-666dd;人并不会把“早起”看作多大的事情,往往随性而“起”,想起才起。但曾国藩却把它当成自己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的头等大事,并断言:“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为了改掉晚起的毛病,曾国藩在日记中将早起列为修身养性的“八本”之一:“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666kk;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足见他对于“早起”一事的看重。

在日记中,他不仅记录了自己极其有规律的作息、研习、工作和生活,还特别抒发了自己由“晚起”变“早起”的“勤、谦”之道:“细思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前此所见之‘勤、大、谦’。勤若文王之不逞;大若舜、禹之不与;谦若汉文之不胜。而‘勤、谦’二字,尤为彻始彻终,须臾不可离之道。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谦’字。吾将夺此二字以终身。倘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者乎!夜睡颇熟,四更即醒。”

曾国藩不仅每天坚持早起,而且即使在率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十余年间,仍然坚持每天写日记,读书数页,下围棋一局,终生如此,其“勤”与“谦”绝非寻常人可比。由此可见,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节,却让曾国藩磨炼出过人的“勤”和“谦”,并最终助其成就一方霸业,名留青史。

勤能补拙是良训,古人的话向来简短而充满朴素的人生哲理。《中庸》里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别人一次就能做到的事,如果我一次做不到,那我就做一百次,别人十次能做到的事,如果我十次做不到,那我就做一千次。没有伞的孩子要学会在大雨中奔跑,没有天赋的人就要更努力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