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弟子规》 » 第六章 泛爱众 >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原文解释

【原文】

note-name:取1取:拿。note-name:与2与:给予。,贵note-name:分3分:#-666dd;明,清楚。note-name:晓4晓:知道,明白。。与note-name:宜5宜:应该,应当。多,取宜少。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当我们拿别#-666aa;东西和给别#-666aa;东西的时候,我们要清楚地明白,我们要给别#-666aa;的多,而拿的要少,也就是说给别人东西要大方,不能抠门,拿别人的东西不能贪婪。

原文翻译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当我们拿别#-666aa;东西和给别#-666aa;东西的时候,我们要清楚地明白,我们要给别#-666aa;的多,而拿的要少,也就是说给别人东西要大方,不能抠门,拿别人的东西不能贪婪。

【原文注释】

〔1〕:拿。

〔2〕:给予。

〔3〕#-666dd;明,清楚。

〔4〕:知道,明白。

〔5〕:应该,应当。

扩展阅读

【解释】

这里是讲,在财物的给予方面,我们一定要#-666dd;得清清楚楚,绝对不能含糊不清。我们宁可给别#-666aa;的多一些,也不能占别#-666aa;的便宜,自己拿的少一些并没有关系,这样才能结交下很多朋友。

#-666aa;讲:“登天难,求人更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尽量不要去请求别人,尽量不要在别人那里占便宜。如果我们懂得遇事多为别人考虑,懂得谦让付出,那么我们可能早晚会得到回报。我们在给别人东西的过程中,会让别人对我们产生一种信#-666hh;的、敬重的情绪,让他们愿意和我们做朋友。

所谓“人到无求品自#guoxue666-com;”,如果我们求别人的事情少了,想要得到的少了,更多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付出,想到的是为别人着想,那么我们的品德自然就会变得更高了。我们要有一颗吃亏是福的心,不去侵占别人的利益,不去处处想着占便宜,不去计较得失。当我们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有很多朋友。

不计较得失,不爱占便宜的人,往往才是生活的智者,我们做人,要做有智慧的人,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才能处理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解读】

吃亏是福

有一句话说:“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666aa;,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在生活中,大多数#-666aa;愿意占便宜,但是每个#-666aa;又都不喜欢爱占便宜的人,所以我们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先要学会吃亏。

在我国东汉时期,洛阳的太学里有一位叫甄宇的太学博士。皇帝在每年腊月的时候,会给每个博士#-666dd;一只羊,但是,一群羊大小不一。大家商量怎么#-666dd;的时候,有的人说抓阄#-666dd;吧,全凭运气,也算是公平的;还有人说,把羊杀了分肉吧,这样最公平。这时候,甄宇说这样的办法都不好,他率先领走了最瘦的一只小羊。后来大家看了之后,也都各自随意领着一只羊走了,不再抱怨羊的大小。后来甄宇就被称为“瘦羊博士”,真是“吃亏是福”啊,这位叫甄宇的太学博士因为分羊时牵了一只瘦一些的小羊就让自己的美名流传了两千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得失的问题。有时候可能是老板让我们吃亏,有时候可能是同事让我们吃亏,但是我们真的应该吃亏吗?吃亏之后我们到底能够得到什么呢?我想很多人都在不停地思考这些问题,在思考的时候,也在不停地衡量得失。有的员工斤斤计较,总是进行一些利益之争,也有的员工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愿意为了一点儿小小的利益去争,用一颗宽容的心看待得失。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发现,那些爱吃亏的员工,最后真的往往能够得到自己老板的赏识,同时也会得到其他员工的认可,这样就真的是吃亏是福。

我们选择朋友的时候,往往愿意选择那些懂得吃亏的人,我们和那些爱吃亏的人相处的时候,内心往往很踏实,我们知道他们不会遇事只想着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不会只计较自己的得失,还会为我们考虑。我们也要和知道吃亏的人学习,不要因小失大,要做生活中的智者,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样最后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得到自己想要的。

我们要有吃亏是福的心态:若一个人处处不肯吃亏,而处处想占便宜,于是骄狂之心日盛,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纷争四起,又怎能不吃亏呢?其实幸福无所不在,吃亏是福,吃苦是福,平淡是福,最关键的是傻人会有傻福。吃亏是福关键在于心,在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有从生活中、从为人处事中总结经验,并有所改善,才是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