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弟子规》 » 第八章 余力学文 >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原文解释

【原文】

note-name:宽1宽:宽松。note-name:限2限:限定。,紧用功。工夫note-name:工夫3工夫:指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到,滞塞note-name:滞塞4滞塞:不通。通。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我们读书之前,在制订计划的时候,不妨把时间放宽松一些,但是执行计划的时候,要抓紧时间,严格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666ii;夫到位了,以前觉得困惑的地方自然就通畅了。

原文翻译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我们读书之前,在制订计划的时候,不妨把时间放宽松一些,但是执行计划的时候,要抓紧时间,严格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666ii;夫到位了,以前觉得困惑的地方自然就通畅了。

【原文注释】

〔1〕:宽松。

〔2〕:限定。

〔3〕工夫:指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4〕滞塞:不通。

扩展阅读

【解释】

我们在读每一本书之前,都要制订一个详细的读书计划,不过制订的计划完全可以把时间放得宽松一些。当我们开始读书的时候,就要抓紧时间去读,严格执行自己制订的计划,不可以懒惰,也不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计划。我们所读的书中,往往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666ii;夫下得深了,只要读得多了,以前觉得不懂、困惑的地方,自然而然会变得简单了,这样就很容易被我们理解了。所以,读书还要多下些#-666ii;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道理自然就懂了。

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教会孩子读书要有计划,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慢慢完成自己的目标。家长每天都可以抽出一段时间读书,这样孩子看见了,自然会效仿家长的行为,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习惯都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家长要在这方面多多用心,循循善诱,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解读】

范公画粥,刻苦勤学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名臣。他在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非常贫穷,后来改嫁给山东长山的朱氏。范仲淹小的时候在长山的僧舍学习,每天的早饭和晚饭就是凝固了以后的小米粥,再加一些咸菜,他吃着这样的饭,学习了三年,直到自己长大了,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来,范仲淹拜戚同文为自己的老师,学习更加的努力了,累了就用冷水泼到脸上,饿了的时候也能忍着学习。

有一次,宋真宗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去一睹龙颜。只有范仲淹闭门不出,和平时一样读书。同学说他这样不对,他说:“日后再见,也未必(不一定)晚!”南京长官的儿子看他整年没有好吃的,就送些好吃的给他。可是他一口也没有吃,#-666aa;家怪他,他才拱手答谢:“我已习惯了喝粥的生活,如果享受了美食,以后恐怕吃不了苦啊!”

后来,范仲淹终于考中了进士,他把自己的母亲接了回来,并且改回自己的本姓,后来考试的时候,他真的亲眼见到了皇帝。范仲淹苦读诗书,对四书五经的要义理解得非常透彻。他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无一例外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世界上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666ii;,但凡成#-666ii;#-666aa;都忍受了别#-666aa;不能忍受的痛苦,付出了别人没有付出的辛苦,最后才会取得卓越的成就的。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要学习范仲淹的这种精#-666nn;

有一个人已经六十多岁了,几乎可以把一些法规条文都背得滚瓜烂熟。有一次,有人问他:“这些都很难背,我们年轻人都记不好,为什么你可以背得这么清楚?有一些法规几百条,连次序都不会颠倒,你是怎么背的呢?”他右手从口袋拿出来一本小小的法规,左手又拿出来一本,说:“凡是我要了解的这些法规,我随时随地都在读。每一条读五十遍,口要念出来五十遍,五十遍之后,再慢慢用记忆的方式来想一想,回忆一下,再记不住的话,就随时随地一有空闲还要看。”这个老人的学习态度、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任何成#-666ii;的前提,都源于勤奋的推动;在推动成功的过程中,沁透着勤奋拼搏的心血和汗滴。我们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努力,就能成功地实现人生的价值,感受到生命中成功的幸福,享受到激扬愉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