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东周列国志》 >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 > 第2节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 第2节

救患如同解倒悬,

提兵那可复迁延?

从来霸事逊王事,

功利偏居道义先。

话说三国驻兵聂北,约及两月。狄兵攻邢,昼夜不息。邢人力竭,溃围而出。谍报方到,邢国男女,填涌而来,俱投奔齐营求救。内一人哭倒在地,乃邢侯叔颜也。桓公扶起,慰之曰:“寡人相援不早,以致如此,罪在寡人。当请宋公、曹伯共议,驱逐狄人。”即日拔寨都起。狄主瞍瞒掳掠满欲,无心恋战,闻三国大兵将至,放起一把火,望北飞驰而去。比及各国兵到,只见一派火光,狄人已遁。桓公传令将火扑灭,问叔颜:“故城尚可居否?”叔颜曰:“百姓逃难者,大半在夷仪地方,愿迁夷仪,以从民欲。”桓公乃命三国各具版筑,筑夷仪城,使叔颜居之。更为建立朝庙,添设庐舍,牛马粟帛之类,皆从齐国运至,充牣其中。邢国君臣,如归故国,欢祝之声彻耳。

事毕,宋、曹欲辞齐归国。桓公曰:“卫国未定,城邢而不城卫,卫其谓我何?”诸侯曰:“惟霸君命。”桓公传令,移兵向卫,凡畚锸之属,尽携带随身。卫文公毁远远相接。桓公见其大布为衣,大帛为冠,不改丧服,恻然久之,乃曰:“寡人藉诸君之力,欲为君定都,未审何地为吉?”文公毁曰:“孤已卜得吉地,在于楚丘,但版筑之费,非亡国所能办耳!”桓公曰:“此事寡人力任之。”即日传令三国之兵,俱往楚丘兴工。复运门材,重立朝庙,谓之“封卫”。卫文公感齐再造之恩,为《木瓜》之诗以咏之。诗云:

投我以木瓜兮,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桃兮,报之以琼瑶。

投我以木李兮,报之以琼玖。

当时称桓公存三亡国:谓立僖公以存鲁,城夷仪以存邢,城楚丘以存卫,有此三大功劳,此所以为五霸之首也。潜渊先生读史诗云:

周室东迁纲纪摧,

桓公纠合振倾颓。

兴灭继绝存三国,

大义堂堂五霸魁。

时楚成王熊恽,任用令尹子文图治,修明国政,有志争霸。闻齐侯救邢存卫,颂声传至荆、襄,楚成王心甚不乐,谓子文曰:“齐侯布德沽名,人心归向。寡人伏处汉东,德不足以怀人,威不足以慑众,当今之时,有齐无楚,寡人耻之!”子文对曰:“齐侯经营伯业,于今几三十年矣。彼以尊王为名,诸侯乐附,未可敌也。郑居南北之间,为中原屏蔽,王若欲图中原,非得郑不可。”成王曰:“谁能为寡人任伐郑之事者?”大夫鬭章愿往,成王与车二百乘,长驱至郑。

却说郑自纯门受师以后,日夜提防楚兵,探知楚国兴师,郑伯大惧,即遣大夫聃伯,率师把守纯门,使人星夜告急于齐。齐侯传檄,大合诸侯于柽,将谋救郑。鬭章知郑有准备,又闻齐救将至,恐其失利,至界而返。楚成王大怒,解佩剑赐鬭廉,使即军中斩鬭章之首。鬭廉乃鬭章之兄也。既至军中,且隐下楚王之命,密与鬭章商议:“欲免国法,必须立功,方可自赎。”鬭章跪而请教。鬭廉曰:“郑知退兵,谓汝必不骤来,若疾走袭之,可得志也。”鬭章分军为二队,自率前队先行,鬭廉率后队接应。

却说鬭章衔枚卧鼓,悄地侵入郑界,恰遇聃伯在界上点阅车马。聃伯闻有寇兵,正不知何国,慌忙点兵,在界上迎住厮杀。不期鬭廉后队已到,反抄出郑师之后,腹背夹攻。聃伯力不能支,被鬭章只一铁简打倒,双手拿来。鬭廉乘胜掩杀,郑兵折其大半。鬭章将聃伯上了囚车,便欲长驱入郑。鬭廉曰:“此番掩袭成功,且图免死,敢侥倖从事耶?”乃即日班师。

鬭章归见楚成王,叩首请罪,奏曰:“臣回军是诱敌之计,非怯战也。”成王曰:“既有擒将之功,权许准罪。但郑国未服,如何撤兵?”鬭廉曰:“恐兵少不能成功,惧亵国威。”成王怒曰:“汝以兵少为辞,明是怯敌。今添兵车二百乘,汝可再往,若不得郑成,休见寡人之面!”鬭廉奏曰:“臣愿兄弟同往,若郑不投降,当缚郑伯以献。”成王壮其言,许之。乃拜鬭廉为大将,鬭章副之,共率车四百乘,重望郑国杀来。史臣有诗云:

荆襄自帝势炎炎,

蚕食多邦志未厌。

溱洧何辜三受伐?

解悬只把霸君瞻。

且说郑伯闻聃伯被囚,复遣人如齐请救。管仲进曰:“君数年以来,救燕存鲁,城邢封卫,恩德加于百姓,大义布于诸侯,若欲用诸侯之兵,此其时矣。君若救郑,不如伐楚,伐楚必须大合诸侯。”桓公曰:“大合诸侯,楚必为备,可必胜乎?”管仲曰:“蔡人得罪于君,君欲讨之久矣。楚、蔡接壤,诚以讨蔡为名,因而及楚,兵法所谓‘出其不意’者也。”先时,蔡穆公以其妹嫁桓公为第三夫人,一日,桓公与蔡姬共登小舟,游于池上,采莲为乐。蔡姬戏以水洒公,公止之。姬知公畏水,故荡其舟,水溅公衣。公大怒曰:“婢子不能事君!”乃遣竖貂送蔡姬归国。蔡穆公亦怒曰:“已嫁而归,是绝之也。”竟将其妹更嫁于楚国,为楚成王夫人。桓公深恨蔡侯,故管仲言及之。桓公曰:“江、黄二国,不堪楚暴,遣使纳款,寡人欲与会盟,伐楚之日,约为内应,何如?”管仲曰:“江、黄远齐而近楚,一向服楚,所以仅存。今背而从齐,楚人必怒,怒必加讨。当此时,我欲救,则阻道路之遥;不救,则乖同盟之义。况中国诸侯,五合六聚,尽可成功,何必借助蕞尔?不如以好言辞之。”桓公曰:“远国慕义而来,辞之将失人心。”管仲曰:“君但识吾言于壁,异日勿忘江、黄之急也。”

桓公遂与江、黄二君盟会,密订伐楚之约,以明年春正月为期。二君言:“舒人助楚为虐,天下称为‘荆舒’,不可不讨。”桓公曰:“寡人当先取舒国,以剪楚翼。”乃密写一书,付于徐子。徐与舒近,徐嬴嫁为齐桓公第二夫人,有婚姻之好,一向归附于齐,故桓公以舒事嘱之。徐果引兵袭取舒国。桓公即命徐子屯兵舒城,以备缓急。江、黄二君,各守本界,以候调遣。鲁僖公遣季友至齐谢罪,称:“有邾、莒之隙,不得共邢、卫之役。今闻会盟江、黄,特来申好,嗣有征伐,愿执鞭前驱。”桓公大喜,亦以伐楚之事,密与订约。

时楚兵再至郑国,郑文公请成,以纾民祸。大夫孔叔曰:“不可,齐方有事于楚,以我故也。人有德于我,弃之不祥,宜坚壁以待之。”于是再遣使如齐告急。桓公授之以计,使扬言齐救即至,以缓楚。至期,或君或臣,率一军出虎牢,于上蔡取齐,等候协力攻楚。于是遍约宋、鲁、陈、卫、曹、许之君,俱要如期起兵,名为讨蔡,实为伐楚。

明年,为周惠王之十三年,春正月元旦,齐桓公朝贺已毕,便议讨蔡一事。命管仲为大将,率领隰朋、宾须无、鲍叔牙、公子开方、竖人貂等,出车三百乘,甲士万人,分队进发。太史奏:“七日出军上吉。”竖貂请先率一军,潜行掠蔡,就会集各国车马。桓公许之。蔡人恃楚,全不设备,直待齐兵到时,方才敛兵设守。竖貂在城下耀武扬威,喝令攻城,至夜方退。蔡穆公认得是竖貂,先年在齐宫曾伏侍蔡姬,受其恩惠,蔡姬退回,又是他送去的,晓得是宵小之辈,乃于夜深,使人密送金帛一车,求其缓兵。竖貂受了,遂私将齐侯纠合七路诸侯,先侵蔡,后伐楚,一段军机,备细泄漏于蔡:“不日各国军到,将蔡城蹂为平地,不如及早逃遁为上。”使者回报,蔡侯大惊,当夜率领宫眷,开门出奔楚国。百姓无主,即时溃散,竖貂自以为功,飞报齐侯去讫。

却说蔡侯至楚,见了成王,备述竖貂之语。成王方省齐谋,传令简阅兵车,准备战守,一面撤回鬭章伐郑之兵。数日后,齐侯兵至上蔡。竖貂谒见已毕。七路诸侯陆续俱到,一个个躬率车徒,前来助战,军威甚壮。那七路:宋桓公御说、鲁僖公申、陈宣公杵臼、卫文公毁、郑文公捷、曹昭公班、许穆公新臣。连主伯齐桓公小白,共是八位。内许穆公抱病,力疾率师先到蔡地。桓公嘉其劳,使序于曹伯之上。是夜,许穆公薨。齐侯留蔡三日,为之发丧。命许国以侯礼葬之。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