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原文解释
【原文】
人言者1人言者:对方发言。陶弘景注:“以静观动,则所见审;因言观辞,则所得明。”,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
2象:凡形于外者皆曰象。,事有比
3比:比照类推。。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
4钓语:犹如钓鱼投饵,诱而取之。交谈时给对方以诱饵,以引出对方话题。这里的“钓言”术,是鬼谷子 谋略之一。陶弘景注:“理在玄微,故无形也。无言则不彰,故以无形求有声,声即言也。比谓比类也。得鱼在于投饵,得语在于发端;发端则语应,投饵则鱼来。故曰钓语,语则事#-666ff;;故曰合事;明试在于敷言,故曰得#-666aa;实也。”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
5会:聚集。陶弘景注:“张网而司之,彼兽自得,道#-666ff;其事,彼理自出,理既彰,圣贤斯辨,虽欲自隐,其道无由,故曰钓#-666aa;之网也。”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翻译】
对方说话,表现为动;自己沉默,表现为静。从动静的哲学看待交往双方的言谈。根据对方的话语揣测他的真实意思。如果对方言语有不#-666ff;情理处,随即加以责问,对方一定会作出回应。话语可以表现在外,称之为象;事物之间可以类比,称之为比。对方说话有象,所说之事也有则例,就要观察其后要说的话。所谓象,就是模仿事物。所谓比,就是类比言辞。运用象比手法可以在无形中获得对方回应。用象比之词引诱对方说话,如果和现实相符,可以获知对方实情。就像张网捕兽一样,在野兽出没处多设一些网,等待野兽落网。如果把这个方法用到#-666aa;事上,对方就会自动说出实情,这就是钓#-666aa;实情的网。
原文 | 翻译 |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 对方说话,表现为动;自己沉默,表现为静。从动静的哲学看待交往双方的言谈。根据对方的话语揣测他的真实意思。如果对方言语有不#-666ff;情理处,随即加以责问,对方一定会作出回应。话语可以表现在外,称之为象;事物之间可以类比,称之为比。对方说话有象,所说之事也有则例,就要观察其后要说的话。所谓象,就是模仿事物。所谓比,就是类比言辞。运用象比手法可以在无形中获得对方回应。用象比之词引诱对方说话,如果和现实相符,可以获知对方实情。就像张网捕兽一样,在野兽出没处多设一些网,等待野兽落网。如果把这个方法用到#-666aa;事上,对方就会自动说出实情,这就是钓#-666aa;实情的网。 |
【原文注释】
〔1〕人言者:对方发言。陶弘景注:“以静观动,则所见审;因言观辞,则所得明。”
〔2〕象:凡形于外者皆曰象。
〔3〕比:比照类推。
〔4〕钓语:犹如钓鱼投饵,诱而取之。交谈时给对方以诱饵,以引出对方话题。这里的“钓言”术,是鬼谷子 谋略之一。陶弘景注:“理在玄微,故无形也。无言则不彰,故以无形求有声,声即言也。比谓比类也。得鱼在于投饵,得语在于发端;发端则语应,投饵则鱼来。故曰钓语,语则事#-666ff;;故曰合事;明试在于敷言,故曰得#-666aa;实也。”
〔5〕会:聚集。陶弘景注:“张网而司之,彼兽自得,道#-666ff;其事,彼理自出,理既彰,圣贤斯辨,虽欲自隐,其道无由,故曰钓#-666aa;之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