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原文解释
【原文】
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故外亲而内疏1外亲而内疏:外表亲近,内心疏远。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
2因其疑以变之:根据对方的疑问来改变游说内容。陶弘景注:“若内外无亲而怀疑者,则因其疑而变化之,彼或因见而有所见,则因其所见而然之。”,因其见以然之
3因其见以然之:根据对方的表现判断游说活动是否得法。,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
4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根据言辞来总结要点,根据形势来成就事业。陶弘景注:“既然见彼或有可否之说,则因其说要结之;可否既形,便有去就之势,则因其势以成就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
5摩而恐之,高而动之:陶弘景注:“患恶既除,惑恃胜而骄者,便切摩以恐惧之,#guoxue666-com;危以感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
6微而证之,符而应之:陶弘景注:“虽恐动之,尚不知变者,则微有所引据以证之,为设符验以应之。”符,验证。,拥而塞之,乱而惑之
7拥而塞之,乱而惑之:陶弘景注:“虽有为设引据符验,尚不知变者,此则或深不可救也。使拥而塞之,乱而惑之,因抵而得之。”拥,通壅,用土堵。塞,封闭。,是谓计谋。

【翻译】
所以,弱小可以蓄成强大,弯曲可以变成笔直,不足可以积成有余,就看运用是否#-666ff;理。对那些外表亲近而内心疏远的#-666aa;,要从内心入手游说,用真诚来打动;对那些内心亲近而外表疏远的#-666aa;,要从外部入手游说,以求表里如一。因此,顺着对方的疑问来改变游说的内容,根据对方的发现来肯定他的看法,根据对方的言辞去迎#-666ff;他的本意,根据利于对方的形势去成全他,根据对方憎恶的东西来帮他谋划解决,根据对方可能造成的祸患来设法排除。如果这些不能有效,就要在摸清对方意图之后再威胁,夸大事情的严重性使之动摇。进一步借助事实和例证使他有所改变。以阻隔来蒙蔽,用谋略来迷惑。这些做法就是“计谋”。
原文 | 翻译 |
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 所以,弱小可以蓄成强大,弯曲可以变成笔直,不足可以积成有余,就看运用是否#-666ff;理。对那些外表亲近而内心疏远的#-666aa;,要从内心入手游说,用真诚来打动;对那些内心亲近而外表疏远的#-666aa;,要从外部入手游说,以求表里如一。因此,顺着对方的疑问来改变游说的内容,根据对方的发现来肯定他的看法,根据对方的言辞去迎#-666ff;他的本意,根据利于对方的形势去成全他,根据对方憎恶的东西来帮他谋划解决,根据对方可能造成的祸患来设法排除。如果这些不能有效,就要在摸清对方意图之后再威胁,夸大事情的严重性使之动摇。进一步借助事实和例证使他有所改变。以阻隔来蒙蔽,用谋略来迷惑。这些做法就是“计谋”。 |
【原文注释】
〔1〕外亲而内疏:外表亲近,内心疏远。
〔2〕因其疑以变之:根据对方的疑问来改变游说内容。陶弘景注:“若内外无亲而怀疑者,则因其疑而变化之,彼或因见而有所见,则因其所见而然之。”
〔3〕因其见以然之:根据对方的表现判断游说活动是否得法。
〔4〕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根据言辞来总结要点,根据形势来成就事业。陶弘景注:“既然见彼或有可否之说,则因其说要结之;可否既形,便有去就之势,则因其势以成就之。”
〔5〕摩而恐之,高而动之:陶弘景注:“患恶既除,惑恃胜而骄者,便切摩以恐惧之,#guoxue666-com;危以感动之。”
〔6〕微而证之,符而应之:陶弘景注:“虽恐动之,尚不知变者,则微有所引据以证之,为设符验以应之。”符,验证。
〔7〕拥而塞之,乱而惑之:陶弘景注:“虽有为设引据符验,尚不知变者,此则或深不可救也。使拥而塞之,乱而惑之,因抵而得之。”拥,通壅,用土堵。塞,封闭。